◎ 盎然 àngrán
[alive;abundant;exuberant]形容气氛、趣味等浓厚的样子
今日洞庭,诗意盎然。——《珍珠赋》
一路行来,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,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。——李健吾《雨中登泰山》
春意盎然
1.alive; abundant; exuberant; full; overflowing
充溢貌。 宋 苏轼 《答李邦直》诗:“诗词如醇酒,盎然薰四支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喜友堂铭》:“饮此醇醴,盎然春温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秘帖古器,盎然横陈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》:“这真是天趣盎然,决非现在的‘站在云端里呐喊’者们所能望其项背。”
读音:àng
[àng]
古代的一种盆,腹大口小。 ◎ 盛(shèng ),充盈:春意盎然。诗意盎然。
读音:rán
[rán]
对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 ◎ 以为对,答应,信守: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 ◎ 这样,如此: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 ◎ 表示一种语气(a.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然”)。 ◎ 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: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 ◎ 古同“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