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沈鲤《序》:“嗟乎,斯亦禁鼎一脔,尝者可以知其味已。”
成语解释: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。比喻珍美之物。
常用程度:一般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成语结构:偏正式
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jìn,jīn
[jìn,jīn]
受得住,耐久:禁受。禁得住。禁不起。弱不禁风。 ◎ 忍耐,制止:不禁笑起来。
读音:dǐng
[dǐng]
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镬。 ◎ 锅:鼎罐。鼎锅。 ◎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问鼎。鼎祚(国运)。 ◎ 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鼎峙。鼎足之势。 ◎ 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◎ 正当,正在:鼎盛(shèng )。
读音:yī
[yī]
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◎ 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 ◎ 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 ◎ 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 ◎ 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 ◎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 ◎ 乃;竞:一至于此。 ◎ 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 ◎ 或者:一胜一负。 ◎ 初次:一见如故。 ◎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7”。
读音:luán
[luán]
切成小块的肉:“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。”脔割(分割)。禁脔(喻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,如“视为脔脔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