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,五年视博习亲师,七年视论学取友,谓之小成。”
成语解释:离:指断句;经:指儒家经书;辨:明察;志:志向。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读书
成语结构:联合式
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lí
[lí]
相距,隔开:距离。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。 ◎ 分开,分别:分离。离别。离开。离散(sàn)。离职。离异。离间(jiàn )。支离破碎。 ◎ 缺少: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。 ◎ 八卦之一,代表火。 ◎ 古同“罹”,遭受。 ◎ 古同“缡”,妇女的佩巾。 ◎ 〔离离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。 ◎ 姓。
读音:jìng,jīng
[jìng,jīng]
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:经纱。经线。经纶(a.整理过的蚕丝;b.喻政治规划)。 ◎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(亦作“子午线”):东经。西经。经度。经纬仪。 ◎ 作为思想、道德、行为等标准的书,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,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:诗经。易经。经书。经卷。经文。经义。经传(zhuàn )(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)。四书五经。经史子集。黄帝内经。 ◎ 治理,管理:经理。经营。经商。经济。经纪。经天纬地。 ◎ 通过:经过。经历。经验。经手。经办。经年累月。经久
读音:biàn
[biàn]
分别,分析,明察:辨别。辨认。辨析。辨正。辨识。明辨是非。 ◎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,九夫为一辨,七辨为一并。
读音:zhì
[zhì]
意向:志愿。志气。志趣(志向和兴趣)。志士(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)。志学。 ◎ 记,记在心里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 ◎ 记号:标志。 ◎ 记载的文字:杂志。志怪(记载怪异的事)。 ◎ 称轻重,量长短、多少:志子。用碗志志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