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第二套人民币2角的意思
第二套人民币2角

基本解释

  第二套人民币,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。

  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,1分、2分、5分、1角、2角、5角、1元、2元、3元和5元,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。同时,为便于流通,国务院发布命令 ,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、2分、5分三种硬币,与纸分币等值流通。后来,对1元纸币和5元纸币的图案、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,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,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分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。1964年4月14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《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》,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、5元和10元纸币,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。

  第二套人民币2角涨到2800元

  第四套人民币的启动行情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,在3年左右时间内,1980年版的2元,从原来的6元上涨到半年前的80元左右,但现在已经降到40元左右,“价格近乎腰斩”。而1980年版的50元也从3000多元降至目前的1800元左右。

  很多投资客都以为纸币市场只涨不跌,但事实上,很多投资者在大举杀入收藏市场时,同样面临“折戟”的风险,“这和股市其实差不了多少”。

  在第四套人民价格大幅下挫的同时,前三套人民币的行情保持坚挺。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角和2角,从去年以来已从原来的180元左右和800元左右,分别上涨到700元左右和2800元左右。目前市场上,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已属于稀缺品,第三套人民币小全套售价稳定在3150元左右。

  业内专家表示,第四套人民币收藏价格大幅下跌,与此前的疯涨及炒家资金吃紧不无关系。此前,新进市场的投资者非常疯狂,基本上都是整刀整刀地购买,这一定程度反映出原来的货币宽松与游资炒作的格局。

  藏品名称 藏品类别 藏品价格

  第二套人民币 10元 工农第二套人民币 ¥287200

  第二套人民币 5元 海鸥水印 第二套人民币¥1280

  第二套人民币 3元 第二套人民币 ¥45500

  第二套人民币 2元 第二套人民币 ¥3200

  第二套人民币 1元 红色天安门 第二套人民币 ¥5800

  第二套人民币 5角 第二套人民币 ¥2580

  第二套人民币 2角 第二套人民币 ¥1900

  第二套人民币 1角 第二套人民币¥580

  第二套人民币 5分 第二套人民币¥1680

  第二套人民币 2分 第二套人民币¥78

  53年第二套人民币 1分 第二套人民币¥128

 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 第二套人民币¥379800

  【第二套人民币收藏的意义】

  第二套人民币是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,目的是治理解放前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,后期由于和苏联关系恶化,(部分纸币先前有苏联帮助印刷,著名的大黑拾.伍元、叁元)于1964年5月15日完全退出流通,结束了有外国给新中国印刷纸币的历史,这套币发行八年,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,商品经济日益活跃,维护了新中国的经济安全,有效的预防敌对实力输送假钞的问题,期间经历了三年大饥荒,浮夸风等“左”倾错误致使众多亲人失去,整个国民情绪进入特种时期。第二套人民币承载了人们太多的酸甜苦辣。收藏他等于收藏一本最好的社会科学教科书。谨记历史,开拓未来。

  【第二套人民币投资的价值】

 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共发行了11种面值,共15种版别:1分、2分、5分,1角、2角、各1种,5角2种(有水印、无水印),1元2种(红1元、黑1元)、2元券1种,3元券1种,5元券3种(1953苏印,1956年空心海鸥水印,1956年实心海鸥水印),10元券1种。发行期间,新中国经历众多波折、坎坷,众多人经历工资只有几元的年代,甚至1角钱可以吃饱饭的时代,流通量甚少,苏三珍之价格飞涨(10元、5元、3元)特别是10元劵,俗称大黑拾品相好的价值20多万元,在2009年价格5万左右,叁元价格高达5万元左右,先前才几千元。物依稀为贵的规律得以演绎。相比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增值了10多万元。

字义分解

读音:dì

[dì]

次序:第一。次第。等第。 ◎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:科第。及第。落第。 ◎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:宅第。府第。门第。进士第。 ◎ 但:运动有益于健康,第不宜过于剧烈。 ◎ 姓。

读音:èr

[èr]

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 ◎ 双,比:独一无二。 ◎ 两样,别的:二话。不二价。

读音:tào

[tào]

罩在外面的东西:褥套。手套。外套。 ◎ 加罩:套裤。套袖。 ◎ 重叠的:套版。套耕。套种(zhòng )。 ◎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:被套。 ◎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:一套制服。套路。套数。套曲。配套。 ◎ 模拟,照做:套用。套语。生搬硬套。 ◎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:牲口套。圈套(喻陷害人的布置)。 ◎ 栓系:套车。 ◎ 用谎骗取:套取。套购。套汇。 ◎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(大多用于地名):河套。连环套。

读音:rén

[rén]

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人类。 ◎ 别人,他人: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人热诚。 ◎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人,文如其人。

读音:mín

[mín]

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 ◎ 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 ◎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 ◎ 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 ◎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 ◎ 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 ◎ 同“苠”。

读音:bì

[bì]

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:货币。外币。人民币。币值(货币的价值)。

读音:jiǎo,jué

[jiǎo,jué]

牛、羊、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:牛角。鹿角。犄角。角质。 ◎ 形状像角的:菱角。皂角。 ◎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(多用于地名):成山角(在中国山东省)。 ◎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:直角。角度。角钢。角尺。 ◎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:角落。 ◎ 额骨(俗称“额角”)。 ◎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(亦称“总角”)。 ◎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:画角。号角。 ◎ 古代量器,酒的计量单位:“先取两角酒来”。 ◎ 中国货币单位。 ◎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◎ 量词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科普动态
  • 植物谜语
  • 电脑笑话
  • 团结合作的谚语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对联撷趣
  • 汉语字典
  • 兔年对联
  • 儿童谜语
  • 古代笑话
  • 广西方言
  • 成人笑话
  • 挽联
  • 园林花卉
  • 云南方言
  • 湖南方言
  • 文艺笑话
  • 童话故事
  • 西游记歇后语大全
  • 蛇年对联
  • 青海方言
  • 安徒生童话
  • 四川方言
  • 动物笑话
  • 励志故事
  • 学习歇后语
  • 歇后语-艰难类
  • 狗年对联
  • 部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