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箨龙的意思
箨龙

基本解释

竹笋的异名。 唐 卢仝 《寄男抱孙》诗:“籜龙正称寃,莫杀入汝口。” 宋 苏辙 《喜雨》诗:“时向林间数新竹,籜龙腾上欲迎秋。” 明 李东阳 《谢原博惠笋迭前韵》:“池凤羽毛应比秀,籜龙鳞甲漫成堆。” 清 龚自珍 《鹊楼仙》词:“籜龙昨夜叫秋空,似怨道天寒如许!”

字义分解

读音:tuò

[tuò]

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。

读音:lóng

[lóng]

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◎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◎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◎ 姓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错别字
  • 健身美容
  • 内蒙古方言
  • 鸟的歇后语
  • 有关害怕的歇后语
  • 谐音笑话
  • 上海方言
  • 广西方言
  • 华中地区方言
  • 成语故事
  • 陕西方言
  • 其他
  • 华东地区方言
  • 江苏方言
  • 狗年对联
  • 名著对联
  • 科海拾贝
  • 微博段子
  • 经典对联
  • 山西方言
  • 网络笑话
  • 故事会
  • 智慧故事
  • 歇后语
  • 政治笑话
  • 对联史话
  • 词语
  • 成败故事
  • 友情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