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绷扒吊拷”。剥去衣裳,用绳捆绑,吊打拷问。 元 关汉卿 《绯衣梦》第二折:“这的是人命事怎干休?怎当那綳扒吊拷难禁受。” 明 无名氏 《精忠记·赴难》:“綳扒弔拷受禁持,怎当拶指与竹笓。”亦省作“ 綳吊 ”。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我等如此綳吊,还不肯吐露真情,明日县堂上可知他不招的。若不招时,我辈私加吊拷,罪不能免。”
||见“ 綳扒弔拷 ”。
读音:bēng
[bēng]
均见“绷”。
读音:ba,pá
[ba,pá]
抓住,把着:扒车。扒墙头儿。 ◎ 刨开,挖:扒坑。扒堤。 ◎ 剥,脱:扒皮。扒掉伪装。 ◎ 拔:勿剪勿扒。 ◎ 拨动:扒拉。扒开草棵。
读音:diào
[diào]
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、团体给予慰问:吊丧。吊孝。吊唁。凭吊。 ◎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:形影相吊。 ◎ 悬挂:上吊(自缢)。吊灯。 ◎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:吊皮袄。 ◎ 提取,收回:吊销执照。 ◎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,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。
读音:kǎo
[kǎo]
打:拷打。拷问。拷掠(泛指刑讯)。三拷六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