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包发头巾。帕头为古代男子裹头巾帻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“ 策 阴欲袭 许 ,迎 汉帝 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《江表传》:“昔 南阳 张津 为 交州 刺史,舍前圣典训,废 汉 家法律,常著絳帕头,鼓琴烧香,读邪俗道书,云以助化,卒为南夷所杀。” 宋 陆游 《正旦后一日》诗:“羊映红缠酒,花簪絳帕头。”自注:“絳帕头,葢以絳帕饰巾幘之类。”亦省作“ 絳帕 ”。 宋 苏轼 《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》诗:“从今免被 孙郎 笑,絳帕蒙头读道书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养疴杂诗》之十三:“絳帕白衣偏袒舞,时闻巷犬吠流萤。”
读音:jiàng
[jiàng]
赤色,火红。
读音:pà
[pà]
包头或擦手、脸用的布或绸,多为方形:首帕。手帕。
读音:tou,tóu
[tou,tóu]
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:头骨。头脑。头脸(a.头和脸;b.指面貌;c.指面子,体面)。头角(jiǎo 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 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留头。剃头。 ◎ 物体的顶端:山头。笔头。两头尖。 ◎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:从头儿说起。头绪。 ◎ 物体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 ◎ 以前,在前面的:头三天。 ◎ 次序在前,第一:头等。头生。 ◎ 首领:头子。头目。 ◎ 方面:他们是一头的。 ◎ 临,接近:头睡觉先洗脸。 ◎ 量词,多指牲畜:一头牛。 ◎ 表示约计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