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·陶潜《祭从弟敬远文》:“冬无缊褐,夏渴瓢箪。”
成语解释:缊:旧棉花,乱麻。褐:粗布衣服。瓢:饮水用具。箪:盛饭的竹器。身上穿粗布衣服。饮食用的是瓢、箪。形容生活非常清苦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
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yùn,yūn
[yùn,yūn]
乱麻;旧絮。 ◎ 乱。 ◎ 古通“蕴”。● 缊 (緼) wēn ㄨㄣˉ ◎ 赤黄色。 ◎ 饶。
读音:hè
[hè]
粗布或粗布衣服:短褐。 ◎ 黑黄色:褐煤(煤的一种,多为褐色,除可作燃料外,还可以提炼汽油、煤油、焦油等。亦称“褐炭”)。褐藻(藻类植物的一大类,褐色,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,富含碘质和胶质,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)。
读音:piáo
[piáo]
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,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:瓢泼大雨。 ◎ 形状像瓢的:瓢虫。瓢儿菜。
读音:dān
[dān]
古代盛饭的圆竹器:箪食(sì)壶浆(形容劳军)。箪食(sì)瓢饮(喻生活贫苦;亦指安贫乐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