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腐蚀肠胃。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。 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甘脆肥脓,命曰腐肠之药。” 晋 张协 《七命》:“耽口爽之饌,甘腊毒之味,服腐肠之药,御亡国之器。”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》:“既深悟於腐肠,岂自迷於爽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寄庐少卿》诗:“嘉肴与旨酒,信是腐肠膏。”
(2).中草药黄芩的别称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二:“﹝黄芩﹞一名腐肠,生川谷。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本草经集注·草木中》:“圆者名子芩,为胜;破者名宿芩,其腹中皆烂,故名腐肠。” 唐 柳宗元 《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》:“是故经(指《本草》)中……言人参者以人形,黄芩以腐肠。”
读音:fǔ
[fǔ]
朽烂,变质:腐烂。腐朽。腐败。腐化。腐蚀。腐臭。陈腐。流水不腐。 ◎ 思想陈旧过时:腐旧。腐儒。迂腐。 ◎ 某些豆制食品:豆腐(“腐”读轻声)。腐乳。腐竹。 ◎ 古代指施以宫刑:腐刑。
读音:cháng
[cháng]
人或动物内脏之一,呈长管形,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,分“大肠”、“小肠”等部:肠子。肠衣。肝肠寸断。羊肠小道。脑满肠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