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a person's overstimating his strength
成语解释: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成语举例:蚂蚁缘槐夸大国,蚍蜉撼树谈何易。(毛泽东《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》)
常用程度:常用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主谓式
产生年代:古代
成语正音:撼,不能读作“ɡǎn”;蚍,不能读作“bǐ”。
成语辨形:蜉,不能写作“浮”。
成语辨析:见“螳臂当车”。
唐朝时期,李白、杜甫刚去世不久,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,韩愈对此很不满意,就写给好友《调张籍》一诗:“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,不知群儿愚,那用故谤伤,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得到张籍的赞同。
读音:pí
[pí]
〔蚍蜉〕大蚂蚁,如“蚍蚍撼大树”。
读音:fú
[fú]
〔蜉蝣〕昆虫,幼虫生在水中,成虫褐绿色,有翅两对,在水面飞行。成虫生存期极短,交尾产卵后即死。 ◎ 〔蚍蜉〕见“蚍”。
读音:hàn
[hàn]
搬动:撼顿(搬动颠仆)。撼天动地。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”。 ◎ 用言语打动人:“微言撼之”。
读音:shù
[shù]
木本植物的通称:树木。树林。树大根深(喻势力大,根基牢固)。 ◎ 种植,培育:树艺(“艺”,种植)。树荆棘得刺,树桃李得荫。 ◎ 立,建立:树立。树敌。 ◎ 量词,相当于“株”、“棵”:一树梅花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