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● 蟾
chán ㄔㄢˊ
◎ 〔蟾蜍〕两栖动物,皮上有许多疙瘩,内有毒腺,形状像蛙。吃昆虫、蜗牛等,对农业有益。俗称“癞蛤蟆”、“疥蛤蟆”;古代称“蟾诸”。简称“蟾”,如“蟾酥”(色白,可入药)。“蟾宫”(月亮)。“蟾桂”。“蟾轮”(圆月)。“蟾辉”、“蟾光”、“蟾魄”(均指月光)。“蟾宫折桂”(旧喻科举考试登科)。
● 蟾
chán ㄔㄢˊ
◎ 〔蟾蜍〕两栖动物,皮上有许多疙瘩,内有毒腺,形状像蛙。吃昆虫、蜗牛等,对农业有益。俗称“癞蛤蟆”、“疥蛤蟆”;古代称“蟾诸”。简称“蟾”,如“蟾酥”(色白,可入药)。“蟾宫”(月亮)。“蟾桂”。“蟾轮”(圆月)。“蟾辉”、“蟾光”、“蟾魄”(均指月光)。“蟾宫折桂”(旧喻科举考试登科)。
详细字义
◎ 蟾 chán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虫,詹( zhān)声。本义:蟾蜍( chú)简称“蟾”,即癞哈蟆)
(2) 同本义 [toad]
小蟾徐行腹如鼓。——元· 元好问《蟾池》
(3) 又如:蟾壶(古代计时器。一种蟾蜍形的漏壶);蟾兔(蟾蜍与玉兔)
(4) 传说中月有蟾蜍。所以称月为蟾 [moon]。如:蟾桂(神话中的月里蟾蜍和丹桂);蟾宫(指月亮中的宫殿)
[①][chán]
[《廣韻》職廉切,平鹽,章。]
[《廣韻》視占切,平鹽,禪。]
(1)蟾蜍。俗称癞蛤蟆。
(2)传说月中有蟾蜍,因借指月亮、月光。
(3)蟾蜍形状的器物。古代建筑上的一种承溜装置。
(4)蟾蜍形状的器物。文房用的水盂。
[广 韵]:職廉切,下平24鹽,zhān,咸開三平鹽A章
[平水韵]:下平十四盐
[粤 语]:sim4
[闽南语]:chiuN1,siam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