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名。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设计完成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服装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等就是由贺阳设计的。
礼服简介
行云流水礼服,是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,是由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贺阳设计,以云纹、水纹为图案主题,一袭米色针织休闲服,一条蓝、粉色相间的丝巾系于颈间,用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,色彩上用岭南画派风格的蓝绿、黄蓝,以体现珠江之水的蓝与广州特有的亚热带地貌以及植物的黄绿色,正是这种“平民化”的设计观,成就了“行云流水”。
礼服方案
据介绍,亚运会颁奖礼仪形象方案包括升旗手服装、礼仪小姐服装,设计定向招标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,亚组委邀请国内多所知名设计高校共同参与招标。经过效果图的层层筛选和标准样衣的多次审评,亚组委最终选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贺阳设计的“行云流水”方案。亚组委对此套方案的评价是:设计新颖,针织类运动型礼仪服装设计打破常规,令人眼前一亮。
行云流水
颁奖礼仪及升旗手服装“行云流水”,礼仪服装以蓝绿、黄蓝等明亮的色彩过渡晕染,体现珠江之水的蓝与广州亚热带地貌与植物的黄绿色为主色调。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与人体巧妙地结合,呈现华丽、高贵的礼仪风范,而渐变色与运动功能针织面料、数码印花技术相结合,打破传统礼服常规。升旗手服装采用白色三开身式立领青年装,上衣图案为盘金秀,绣纹与礼仪服装云水纹相呼应,领、裤缝处滚金边,整体笔挺明亮。[1]
相关评价
“行云流水”礼仪服装的色彩灵感受岭南画派独具特色的亮丽色彩启示,以体现珠江之水的蓝,以及广州特有的亚热带地貌与植物的黄绿色为主要色调,颜色的晕染过渡处理传统又不失时尚。方案将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与人体巧妙结合,完美地表达了华丽、高贵的礼仪风范,立则仪态娴雅,雍容端庄;行则飘逸灵动,顾盼生辉。弹性针织面料制作的礼仪服装,适合不同体型的礼仪小姐,简化了量体定制的繁琐环节,也降低了制作成本,符合设计的节省原则。将弹性针织面料与现代科技的数码印花技术结合,打破了传统礼服的常规,更具运动特征。这款亚运礼仪服装的设计,既体现了广州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风情,又具有中国礼仪文化的内涵与现代时尚的美感。
设计故事
总体介绍
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正式亮相,“行云流水”的设计被
组委会称赞“打破常规”。服装的设计者、北京服装学院的贺阳副教授上午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,这套服装的面料和款式设计有很大突破,且每套成本仅约百元。
设计者介绍
清晨,北京服装学院创意工厂二层办公室内,贺阳副教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。一只流浪猫在她的脚边蹭来蹭去,身后的衣架上挂着几天前公布的“行云流水”礼仪服装。
贺阳曾参与设计奥运会、残奥会的志愿者、火炬手、裁判员等服装的设计,这次她所设计的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和升旗手服装,又在众多竞争者中拔得头筹。
聊起“行云流水”,贺阳的语气中充满着兴奋。“一套服装设计能否被采用,很大一部分要靠运气。”采访中,贺老师多次提到这句话。
贺阳一边说着,一边来到衣架前,扯起礼服的布料。记者轻轻触摸布料发现,这套礼服竟是用普通的针织布料制成的。
设计思路
色彩艳丽礼服加入时尚元素
“这种布料的好处就是松紧适度,可以适合各种体型的模特穿。”贺阳说。
礼服上黄绿蓝三色交加的颜色更是亮眼。“在广州,不管是建筑还是岭南画派,色彩的感觉都比较强烈,这样的颜色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。”贺阳说。
在设计这套礼服前,贺阳曾参考过很多大型运动会的礼服设计,但都觉得“离年轻人太远”。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,就要加入运动、时尚元素,不能总是框在传统的架子里。
想来想去,贺阳决定使用很好打理且吸汗透气的针织布,款式上则采用鱼尾裙的外国元素加中国传统的云水纹图案,模特穿在身上,礼服立刻显得动感起来。
这样的设计从十多套参加竞选的方案中脱颖而出,让评委们“眼前一亮”。针织布用于礼服的很少,鱼尾裙的设计也和传统的旗袍不一样。
背后故事
控制造价 原料坚持用针织布
奥运会结束后不久,贺阳就被邀请参加广州亚运会服装的设计。从2008年10月开始到终稿被认可,共用
时一年多。其间,贺阳曾对图纸以及样衣进行过多次修改。
不管如何辛苦修改,在“行云流水”的方案中,贺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针织布。“这样的布料加上数码印花的技术,使得每套衣服造价仅需100元。
能参与众多大型活动的服装设计,对于一个服装设计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,但“这只是敲门砖”,贺老师摇摇头。
贺老师说,这样难得的资历也只是让别人更多地知道自己,拿这次亚运会来说,能被选中作品和自己曾经参加奥运会服装设计关系不大,“服装设计这行,靠运气多一些。”
尽管如此,贺老师也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的荣耀,“自己喜欢服装,愿意去努力,多少次也不觉得累。”
另外,贺老师还透露了一个惊喜,她设计的广州亚运会升旗手服装方案也一同被选中。[3]
相关声音
争议之声
亚运颁奖礼服近日亮相,未想却惹来网友一片争议。面料薄,紧紧贴身,在某些观念较为传统的人士看来,“其状无异于夜总会小姐的透明装,没有美感,只有诱惑。”
设计者解释
体现华丽、高贵风范 据悉,此次亚运颁奖礼服定名为“行云流水”,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设计完成。按官方所述的设计灵感,“‘行云流水’礼仪服装以蓝绿、黄蓝等明亮的色彩过渡晕染,色彩灵感受岭南画派独具特色的亮丽色彩启示,以体现珠江之水的蓝,以及广州特有的亚热带地貌与植物的黄绿色为主
要色调,颜色的晕染过渡处理传统又不失时尚,将中国传统云水纹图案与人体巧妙结合,完美地表达了华丽、高贵的礼仪风范。”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贺阳还专门提到了面料的“与众不同”。最初她也想过用绸缎等礼服常用面料来做,但要让模特穿上后展示出身材的曲线美,就必须用多块布料剪裁拼接成衣,这样又难以保证每个拼接处图案都不错位。于是,她考虑尝试用泳衣和体操服那样的弹性面料来做。
网友拍砖
面料薄太暴露
就是这样一款设计颇为用心的礼服,却在正式亮相后引来口水一片。问题的关键便出在了面料上——有网友表示,由于服装面料薄,颁奖服犹如贴身紧身裤,尤其是臀部四周的轮廓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,画面疑似走光不雅照。“礼服设计只注重突出人的形体和一味求薄,却因为太暴露而失去中国传统服装文化‘含蓄’的精神内涵。”某广州市民如是说。
当然,批评是一方面,有些网友对于亚运颁奖礼服遭批也表示了不解:“没感觉有什么问题,挺好的”,“看不出来像‘透视装’嘛”。对于亚运礼服的争论,可谓见仁见智,更多人的真切感受,恐怕要等到亚运开幕后,在每天扎堆见到颁奖服时才能体现出来。
读音:háng,hàng,héng,xíng
[háng,hàng,héng,xíng]
行列:字里行间。罗列成行。 ◎ 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几? ◎ 步行的阵列。 ◎ 量词。用于成行的东西:泪下两行。 ◎ 某些营业所:银行。花行。商行。 ◎ 行业:同行。各行各业。 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:行棉袄。行几针。
读音:yún
[yún]
雲的古字。明.张自烈《正字通.二部》:“云,雲本字。” ◎ 说话,引文:人云亦云。子曰诗云。云云(如此,这样;引用文句或谈话时,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)。 ◎ 文言助词,句首句中句末都用:云谁之思?岁云暮矣,着记时也云。 ◎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,成团地在空中飘浮:行云流水。云蒸霞蔚。 ◎ 指中国“云南省”:云腿(云南省出产的火腿)。云烟(云南省出产的香烟)。
读音:liú
[liú]
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 ◎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 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 ◎ 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 )。 ◎ 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 ◎ 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 ◎ 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 ◎ 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 ◎ 品类,等级:流辈。
读音:shuǐ
[shuǐ]
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:水稻。水滴石穿。水泄不通。 ◎ 河流:汉水。湘水。 ◎ 江河湖海的通称。水库。水利。水到渠成(喻条件成熟,事情就会顺利完成)。水可载舟。跋山涉水。依山傍水。 ◎ 液汁:水笔。墨水。 ◎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外水。肥水。 ◎ 指洗的次数:这衣服洗过两水了。 ◎ 姓。
读音:lǐ
[lǐ]
社会生活中,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:婚礼。丧(sāng)礼。典礼。 ◎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:礼教(jiào)。礼治。克己复礼。 ◎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:礼让。礼遇。礼赞。礼尚往来。先礼后兵。 ◎ 表示庆贺、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:礼物。礼金。献礼。 ◎ 古书名,《礼记》的简称。 ◎ 姓。
读音:fú,fù
[fú,fù]
衣裳:服装。制服。 ◎ 穿衣裳:服丧。服用(a.指穿衣服、用器物;b.吃药)。 ◎ 作,担任:服务。服刑。服兵役。 ◎ 顺从:信服。佩服。降(xiáng )服。服辩(旧指认罪书)。服膺(牢记在胸中,衷心信服)。 ◎ 习惯,适应:不服水土。 ◎ 吃(药):内服。 ◎ 乘,用:服牛乘(chéng )马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