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服的别称。亦名外褂、外套。 徐珂 《清稗类钞·服饰·巴图鲁坎肩》:“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儿,各部司员见堂官往往服之,上加缨帽,南方呼为一字襟马甲,例须用皮者,衬於袍套之中。” 黄远庸 《历历伤心录》:“我们在 蒙古 不觉得,若到 北京 戴起顶子花翎,穿起补服袍套,自己也觉得不好过。” 周锡保 《中国古代服饰史》第十四章第二节:“至于袍套,即外褂的形式,在 清 初尚长,至 顺治 之末减短才及于膝,后又长至没髁。”
读音:páo
[páo]
中式长衣:袍子。长袍。旗袍。棉袍。皮袍。同袍(旧时军人相称)。袍泽(“袍”和“泽”均为古代衣服,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,如“袍袍之谊”、“袍袍故旧”)。 ◎ 衣服的前襟:“反袂拭面,涕沾袍”。
读音:tào
[tào]
罩在外面的东西:褥套。手套。外套。 ◎ 加罩:套裤。套袖。 ◎ 重叠的:套版。套耕。套种(zhòng )。 ◎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:被套。 ◎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:一套制服。套路。套数。套曲。配套。 ◎ 模拟,照做:套用。套语。生搬硬套。 ◎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:牲口套。圈套(喻陷害人的布置)。 ◎ 栓系:套车。 ◎ 用谎骗取:套取。套购。套汇。 ◎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(大多用于地名):河套。连环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