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问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 许允 为吏部郎,多用其乡里, 魏明帝 遣虎賁收之……既至,帝覈问之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仁宗延祐六年》:“中书省言:‘……其诸不法事,宜会覈问。’帝曰:‘朕知 沉明仁 奸恶,其严鞫之。’”
读音:hé
[hé]
檢驗﹑查核。如:“檢覈”﹑“覈對”。《文選•張衡•東京賦》:“其以溫故知新,研覈是非。”南朝梁•劉勰•《文心雕龍•辨騷》:“將覈其論,必徵言焉。” 〈形〉 ◎ 詳實﹑嚴謹。《後漢書•卷四十•班彪傳下》:“遷文直而事覈,固文贍而事詳。”《北史•卷七十二•李德林傳》:“善屬文,詞覈而理暢。” 〈副〉 ◎ 深刻。《後漢書•卷六十八•許劭傳》:“初,劭與
读音:wèn
[wèn]
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答。问题。问鼎(指图谋夺取政权)。问津。质问。过问。 ◎ 为表关切而询问:慰问。问候。问长问短。 ◎ 审讯,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唯你是问。 ◎ 管,干预:概不过问。 ◎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:我问他借几本书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