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誓约。《书·吕刑》:“民兴胥渐,泯泯棼棼,罔中于信,以覆诅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虽有要约,皆违背之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上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某顷堕危厄,常受厚恩。诅盟於心,要之自效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於是 苗 逃归,播告徒党,诅盟益坚,多手刃妻女,而后出抗官兵。”
(2).谓歃血结盟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祝盟》:“在昔三王,诅盟不及,时有要誓,结言而退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郑州刺史东厅壁记》:“里无吏迹,民去痼疾,授牘占租,如临诅盟。”
读音:zǔ
[zǔ]
求神加祸于别人,现泛指咒骂:“百姓之咎怨诽谤,诅君于上帝者多矣”。诅咒。诅骂。 ◎ 盟誓:“诅无畜群公子”。
读音:méng
[méng]
旧时指宣誓缔约,现指阶级的联合,国与国的联合:盟军。盟友。同盟国。盟约。山盟海誓。 ◎ 指结拜弟兄:盟兄。盟弟。 ◎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。 ◎ 发(誓):盟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