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谕令 yùlìng
[order] 指示
1.breve
命令。 清 朱之瑜 《答野节书》之十一:“ 上公 以天时炎热,諭令於八、九月方行。” 杨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五章第二节:“拟定军政府紧要諭令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四编第二章第一节:“ 贵州 的 法国 教士要求撤换不顺从教会意志的 中国 官吏,甚至擅自出示‘谕令’,自居督抚之上。”
读音:yù
[yù]
告诉,使人知道(一般用于上对下):面谕。手谕。谕旨。晓谕。 ◎ 明白,古同“喻”,明白,理解。 ◎ 古同“喻”,比方。
读音:líng,lìng,lǐng
[líng,lìng,lǐng]
〔令狐〕a.古地名,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;b.复姓。● 令 lìng ㄌㄧㄥˋ ◎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:命令。法令。朝(zhāo)令夕改。 ◎ 古代官名:县令。令尹。尚书令。 ◎ 使,使得:令人兴奋。 ◎ 时节:时令。节令。 ◎ 美好,善:令名。令辰。令闻(好名声)。 ◎ 敬辞,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:令尊。令堂。令岳。令郎。令爱。 ◎ 短的词调(diào ),散曲中不成套的曲(多用于词调、曲调名):小令。如梦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