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耕鸟耘(象耕鳥耘)
传说 舜 死 苍梧 ,象为之耕; 禹 葬 会稽 ,鸟为之耘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象耕鸟耘,此之自与。” 李善 注引《越绝书》:“ 舜 死 苍梧 ,象为之耕; 禹 葬 会稽 ,鸟为之耘。”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,有 舜 禹 时代的遗风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 恒水 又东逕 蓝莫塔 ,塔边有池……此中空荒无人,羣象以鼻取水洒地,若 苍梧 、 会稽 象耕鸟耘矣。” 宋 无名氏《五色线·游仙记》:“忽到一处,约在甌阑之间,乃古莽然之墟,象耕鸟耘,人甚知礼,既还復往,沓不可寻。”一说,耕者以象行为法,耘者如鸟之啄食。 唐 陆龟蒙 《象耕鸟耘辩》:“然象耕鸟耘之説,吾得於农家,请试辩之:吾观耕者行端而徐,起墢欲深。兽之形魁者无出於象,行必端,履必深。法其端深,故曰象耕。耘者去莠,举手务疾而畏晚,鸟之啄食,务疾而畏夺。法其疾畏,故曰鸟耘。”
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:象耕鸟耘
读音:xiàng
[xiàng]
哺乳动物,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,多产在印度、非洲等热带地区,门牙极长,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:象牙。象牙宝塔(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、艺术家的小天地)。 ◎ 形状,样子:形象。景象。气象。现象。想象。象征。万象更新。象声。象形。
读音:gēng
[gēng]
用犁把土翻松:耕种(zhòng )。耕作。耕耘(耕地和除草,亦泛指劳动,如“着意耕耕,自有收获”)。笔耕(喻写文章)。舌耕(喻教书)。
读音:diǎo,niǎo
[diǎo,niǎo]
脊椎动物的一纲,温血卵生,全身有羽毛,后肢能行走,前肢变为翅,一般能飞:鸟类。候鸟。益鸟。鸟语花香。
读音:yún
[yún]
除草:耘田。耘锄(除草和松土用的锄头)。耕耘。春耕夏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