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鱼之次(貫魚之次)
亦作“ 贯鱼之序 ”。 1.像成串的鱼一样,先后有次序。谓按次铨叙进官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过誉·南阳五世公》:“举其子,如无罪,得至后岁贯鱼之次,敬不有违。” 王利器 校注:“此用为銓次而进意。”《晋书·蔡谟传》:“今猥以轻鄙,超伦踰等,上乱圣朝贯鱼之序,下违羣士準平之论。”
(2).谓君王依次御幸宫人。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宜絶慢慠之戏,念官人之重,割用板之恩,慎贯鱼之次,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,遐邇有愤怨之声。” 李贤 注:“言王者御宫人,如贯鱼之有次序也。” 宋 刘攽 《故尚宫吴氏可赠安定郡夫人制》:“早服贯鱼之序,端习彤管之训。”参见“ 贯鱼 ”。
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:贯鱼之次
读音:guàn
[guàn]
古代穿钱的绳索(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,每一千个为一贯):“贯朽而不可校”。腰缠万贯。 ◎ 穿,通,连:贯穿。贯串。贯通(a.连接,沟通;b.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)。连贯。贯注。贯彻。贯珠(连珠成串,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)。鱼贯而入。 ◎ 古同“惯”,习惯。 ◎ 原籍,出生地:籍贯。 ◎ 姓。
读音:yú
[yú]
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,冷血:鱼虾。鱼虫。鱼网。鱼跃。鱼贯(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)。鱼雁(书信,信息)。鱼米乡。鱼尾纹。鱼目混珠。鱼质龙文(喻虚有其表)。 ◎ 姓。
读音:zhī
[zhī]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◎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◎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◎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◎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◎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 ◎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读音:cì
[cì]
第二:次日。次子。次等。次要。 ◎ 质量、品质较差的:次品。次货。 ◎ 等第,顺序:次第。次序。名次。 ◎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:次氯酸。 ◎ 中间:胸次。 ◎ 量词,回:次数(shù)。初次。三番五次。 ◎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:旅次。舟次。次所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