踩踏草料。比喻欺凌百姓。 王闿运 《<衡阳县志>序》:“明明煌煌,詔戒浮加,民疑官吏,官吏咨嗟。前代之法,是曰轢芻。略采近例,以待访求。”
读音:lì
[lì]
车轮碾过:“火燔野草,车轹所致。” ◎ 敲打,欺压:轹辐(敲击车辐,促马快跑)。凌轹(欺压)。
读音:chú
[chú]
喂牲畜的草,亦指用草料喂牲口:刍秣(饲养牛马的草料)。反刍。 ◎ 割草:刍荛(割草称“刍”,打柴称“荛”。指割草打柴的人。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)。刍言(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)。刍议(同“刍言”)。 ◎ 草把:刍灵(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