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缘鳞盖蕨,是一种中药
读音: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
简介:
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【英文名】Marginate Microlepia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crolepia hancei Prantl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60-100cm。根茎长而横走,密被锈色长毛。叶远生;叶柄长20-30cm,深禾秆色,几光滑;叶片纸质,上面多少被毛,长圆状三角形,长达55cm,宽13-25cm,一回羽状;羽片20-25对,基部对生,远离,上部互生,近生,有短柄;羽片披针形,长10-15cm,宽1-1.8cm,基部不等,上侧稍呈耳状凸起,下侧楔形,边缘缺刻状或浅裂,裂片三角形,偏斜,全缘或有少数齿牙;叶脉羽状。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的小脉先端;囊群盖半杯状,黄绿色,有毛,以基部及两侧着生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800m的常绿阔叶林灌丛中、竹林下或山沟阴湿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等地。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叶柄长20-30cm,深禾秆色,有纵沟,几光滑,叶片矩圆三角形,长达55cm,宽13-25cm,一至二回羽裂,纸质,绿色,叶两面有短硬毛;羽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上侧稍呈耳状凸起,下侧楔形,边缘近羽裂,裂片三角形,急尖或钝尖,侧脉在裂片上羽状;孢子囊群每小裂片有1-6个,囊群盖浅杯形,棕色,有短硬毛。气微,味淡。
【化学成份】地上部分含鳞盖蕨甙(microlepin),17-O-乙酰鳞盖蕨甙(17-O-acetylmicrolepin),4-表鳞盖蕨素(4-epi-microlepin),6'-O-α-L-吡喃鼠李糖-4-表-鳞盖蕨甙(6'-O-α-L-rhamnopy-ranosyl-4-epi-microlepin),6'-O-乙酰鳞盖蕨素(6'-O-acetylmi-crolepin),边缘鳞盖蕨素(fumotoshidin)A、B、C,边缘鳞盖蕨甙(marginatoside)A、B,3α,12α-二羟基-对映-海松-8(14),15-二烯[3α,12α-dihydroxy-ent-pimara-8(14),15-diene],柚皮素(naringenin),柚皮素-7-O-(4-甲基)-葡萄糖(1→2)-鼠李糖甙(fumotonaringin)。
【性味】苦;寒
【归经】肝经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祛风活络。主痈疮疖肿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捣敷。
【各家论述】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祛风湿、治跌打损伤;嫩叶加白糖捣碎外敷、治下肢疖肿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读音:biān
[biān]
物体的周围部分,外缘:边缘。边沿。 ◎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:边疆。边界。边防。边境。边陲(边境)。 ◎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:等边三角形。 ◎ 旁侧,近旁:身边。边锋。 ◎ 方面:边干(gàn )边学。 ◎ 表示方位:上边。外边。 ◎ 姓。
读音:yuán,yuàn
[yuán,yuàn]
因由,因为:缘由。缘何(为何,因何)。缘故。缘起。 ◎ 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,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:缘分(fèn )。化缘。姻缘。一面之缘。 ◎ 沿,顺着:缘法(沿袭旧法)。缘木求鱼。 ◎ 边:边缘。
读音:lín
[lín]
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:鱼鳞。鳞片。 ◎ 鳞状的:鳞爪(zhǎo )。鳞波。鳞茎。鳞屑。鳞集(群集)。遍体鳞伤。鳞次栉比。 ◎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:鳞鸿(指“鱼雁”,即书信)。
读音:gài,gě
[gài,gě]
有遮蔽作用的东西:盖子。锅盖。瓶盖。膝盖。天灵盖。 ◎ 伞:雨盖。 ◎ 由上往下覆,遮掩:覆盖。遮盖。掩盖。盖浇饭。 ◎ 压倒,超过:盖世无双。 ◎ 方言,超出一般地好:这本书真叫盖! ◎ 用印,打上:盖章。盖戳子。 ◎ 造(房子):盖楼。翻盖。 ◎ 方言虚词(a.发语词,如“盖闻”;b.表大概如此,如“盖近之矣”;c.连词,表示原因,如“有所不知,盖未学也”)。● 盖 (蓋) hé ㄏㄜˊ ◎ 古同“盍”,文言虚词,何不。
读音:jué
[jué]
〔蕨类植物〕植物的一大类,草本,很少木本,有根、茎和叶,用孢子繁殖,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,如“蕨”、“石松”等。 ◎ 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茎长。嫩叶可食,根茎可制淀粉,其纤维可制绳缆,耐水。全株入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