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寇,流寇。《晋书·陶璜传》:“夷帅 范熊 世为逋寇,自称为王,数攻百姓。”《宋书·自序传·沉田子》:“积纪逋寇,旦夕夷殄。” 隋文帝 《赐高丽王汤玺书》:“歷代逋寇,一朝清荡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张侍郎》诗:“两府元臣今转密,一方逋寇不难平。” 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洪文襄公》:“公自 顺治 元年入关,为内院大学士。次年即出驻 江 南,以次削平逋寇。”
读音:bū
[bū]
逃亡:逋逃。逋迁。逋荡。 ◎ 拖欠:逋负。逋租。逋债。 ◎ 拖延:逋留(逗留)。
读音:kòu
[kòu]
盗匪,侵略者,亦指敌人:盗寇。贼寇。 ◎ 侵略者来侵犯:寇边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