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成语字典 拼音查成语 铤而走险的意思
铤而走险
tǐng ér zǒu xiǎn

典故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则其人也,不德则其鹿也,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

近义词

见义勇为 ,孤注一掷

反义词

畏缩不前

英文翻译

take a risk

成语资料

成语解释:铤:急走的样子;走险:奔赴险处。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。
成语举例:碰了荒年,也少不了这班人,不然,闹出那铤而走险的,更是不得了了。 ★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
常用程度:常用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:偏正式
产生年代:古代
成语正音: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成语辨形:铤,不能写作“挺”。
成语辨析:铤而走险与“逼上梁山”区别在于:铤而走险偏重于“走险”;指冒险行为;行为可以是好的;也可是坏的;“逼上梁山”偏重于“逼”;指被迫反抗采取的一种正义的行为。
成语谜面:孕妇过独木桥
歇后语:大肚子踩钢丝;鼻梁骨上推车子

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晋灵公为扩大实力争当霸主,在扈地会合诸侯,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,怀疑他对付自己。为缓和矛盾,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,信中表示愿意友好,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,而没必要造成双方铤而走险去打仗。

字义分解

读音:dìng,tǐng

[dìng,tǐng]

快走的样子:铤而走险。

读音:ér

[ér]

古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◎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而不烈”。f.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,如“侃侃而谈”。g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,如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”)。 ◎ 表(从……到……):从上而下。

读音:zǒu

[zǒu]

行:走路。走步。 ◎ 往来:走亲戚。 ◎ 移动:走向(延伸的方向)。走笔(很快地写)。钟表不走了。 ◎ 往来运送:走信。走私。 ◎ 离去:走开。刚走。出走。 ◎ 经过:走账。走内线。走后门。 ◎ 透漏出去,超越范围:走气(漏气)。 ◎ 失去原样:走形。走样。 ◎ 古代指奔跑:走马。不胫而走。 ◎ 仆人,“我”的谦辞:牛马走(当牛作马的仆人,如“太史公走走走。”)。

读音:xiǎn

[xiǎn]

可能遭受的灾难:危险。风险。冒险。探险。保险。铤而走险。 ◎ 可能发生灾难的:险象。险情。险境。险峰。险恶。 ◎ 要隘,不易通过的地方:险隘。险厄。险固。天险。 ◎ 存心狠毒:险毒。阴险。 ◎ 几乎,差一点:险胜。险些。

abcd的成语
热门成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蛇年对联
  • 手机笑话
  • 成语谜语
  • 睡前故事
  • 暴风雪里的夏天
  • 歇后语-艰难类
  • 词语谜语
  • 致富指南
  • 友情故事
  • 综合谜语
  • 爱情故事
  • 学习谚语
  • 绕口令大全
  • 名胜古迹对联
  • 园林花卉
  • 爱情笑话
  • 春节对联
  • 中华五千年
  • 成人谜语
  • 智慧故事
  • 电脑笑话
  • 对联技巧
  • 字谜
  • 团结合作的谚语
  • 云南方言
  • 真实鬼故事
  • 常用歇后语
  • 一千零一夜
  • 民间笑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