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锥栗的意思
锥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锥栗,野生于武夷山脉东南麓的中国锥栗之乡一建瓯市及政和县。历史上有名之贡闽榛就产于此,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栗、肾之果也,栗能通肾,益气温胃,久食必强健。

【别名】栲栗、山椎、锥子树、勒翠、桂林栲、米锥栗

【来源】壳斗科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,以壳斗、叶和种子入药。
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集,晒干。

【生境分布】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(云南除外)。

  生境: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,与响叶杨、灯台树等混生。
 
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落叶乔木,高可达20米,树干比同属的板栗和茅栗通直。树皮暗灰色,老时不规则开裂;小枝有椭圆形成孔。叶革质;长圆状披针形,长7~12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常圆形,稍斜,上半部边缘有疏而利的锯齿,侧脉约10对;叶柄长1~2厘米。花细小,单性,同株;雄花绿白色,排成直立、分枝的穗状花序簇生于小枝顶部;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,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;总苞径约2.5厘米,外面密生鹿角状锐刺,成熟时开裂,内有坚果一个。坚果近卵形,内含有淀粉,属淀粉植物,长约12毫米,黄褐色。花期6月,果熟期10月。可播种繁殖,也可嫁接繁殖。


【习性】喜光,耐旱,要求排水良好。病虫害少,生长较快。
 
【性味】种子:甘,平。
壳斗及叶:苦、涩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
健胃补肾,除湿热。
种子:治肾虚,痿弱,消瘦。
壳斗及叶:治湿热,腹泻。
 用途】是我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。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。木材坚实,可供枕木、建筑等用。壳斗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,可提制栲胶。

【用法用量】
壳斗及叶每用干品0.5~1两,水煎服。
种子炒食或与猪瘦肉同煮吃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  

字义分解

读音:zhuī

[zhuī]

一头尖锐,可以扎窟窿的工具:锥子。针锥。锥处囊中(锥子放在口袋里,锥尖就会露出来。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)。锥刀之末(喻微小的利益。亦作“锥刀之利”)。 ◎ 像锥子的东西:毛锥(毛笔)。改锥。 ◎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:锥探。

读音:lì

[lì]

落叶乔木,果实为坚果,称“栗子”,味甜,可食:栗色。火中取栗。 ◎ 发抖,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:战栗。 ◎ 坚实:“缜密以栗”。 ◎ 姓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儿童谜语
  • 西北地区方言
  • 关于牛的歇后语
  • 重庆方言
  • 科技前沿
  • 居室对联
  •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
  • 天文
  • 健身美容
  • 暴风雪里的夏天
  • 海南方言
  • 学习歇后语
  • 华中地区方言
  • 名著对联
  • 生物技术
  • 探险故事
  • 华南地区方言
  • 对联
  • 同音歇后语(谒后语)大全
  • 天津方言
  • 绕口令
  • 绕口令大全
  • 猪年对联
  • 内蒙古方言
  • 植物
  • 侦探故事
  • 其他谚语
  • 对联撷趣
  • 中华五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