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时的一种迷信行为。谓用法术或符箓、器物驱除邪鬼,以安定家宅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十二月暮,掘宅四角,各埋一大石为镇宅。” 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二折:“这口剑曾除了楼上两个妖精,以此掛着镇宅。” 明 杨慎 《墨池琐录》:“ 张东海 名曰能草书,左右缠绕如镇宅符籙。”
读音:zhèn
[zhèn]
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。亦称“镇纸”,“压尺”)。镇痛。 ◎ 以武力维持安定:镇压(用强力压制,不许进行政治活动)。镇反。镇服。镇慑。镇守。 ◎ 安定:镇静。镇定。 ◎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:边防重镇。 ◎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。 ◎ 较大的集市:城镇。村镇。 ◎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:冰镇。 ◎ 整个一段时间:镇日(整天)。 ◎ 时常:十年镇相随。 ◎ 中国明、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。 ◎ 姓。
读音:zhái
[zhái]
住所,房子(多指较大的):住宅。内宅(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)。宅门。宅邸。宅第。 ◎ 葬地,墓穴:宅兆(坟墓的四界)。 ◎ 居住:宅心仁厚(居心仁义厚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