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读成诵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初, 粲 与人共行,读道边碑,人问曰:‘卿能闇诵乎?’曰:‘能。’因使背而诵之,不失一字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崇真寺》:“贫道立身以来,唯好讲经,实不闇诵。”《新唐书·刘迺传》:“少警颖,闇诵六经,日数千言。”
读音:àn
[àn]
同“暗”
读音:sòng
[sòng]
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:诵读。背诵。诵诗。 ◎ 称述,述说:“王之为都者,臣知五人焉,知其罪者,惟孔距心,为王诵之”。 ◎ 诗歌:作诵(作诗)。 ◎ 怨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