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yǎ tuō gá
概述
雅托噶,蒙古族弹拨弦鸣乐器。又称筝。汉族称其为蒙古筝。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以及辽宁省、吉林省蒙古族聚居区。
乐器区别
蒙古族各阶层使用雅托噶是有区别的,军队多使用十四弦雅托噶,用于出征、战斗和凯旋等 军事活动中;宫廷和王府常用十三弦雅托噶,用于迎宾、宴请和送往等礼仪活动中;喇嘛寺院和民间则使用十二弦雅托噶,用于祭祀、诵经和民间盛大集会([ur锬絒/u宗教和喜庆活动中。据传,十三弦雅托噶代表着古代十三个蒙古部落和十三个官位的团结。今天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雅托噶仍弦数各异,伊克昭盟有十弦、十二弦、十三弦(在十二弦上加一低音弦)的雅托噶,乌兰察布盟有十三弦、十四弦雅托噶,锡林郭勒盟有十二弦、十三弦和近代十六弦雅托噶,昭乌达盟有十二弦和十三弦雅托噶等。
形制结构
雅托噶的外形和结构虽与我国各地流行的古筝完全相同(图),但也具有其独特之处。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雅托噶,共鸣箱多用一整块厚桐木板挖制成槽形,长130厘米 ~160厘米、宽20厘米~24厘米,上面蒙以桐木薄板而成,两端微下垂,也有的琴尾稍长。底板的左、右两端和中央,分别开有一个圆形或一字形的出音孔。通体髹深棕色漆,琴首、琴尾表面和琴箱四周镶嵌或描绘金龙图像或云卷图案。张以丝弦或肠衣弦,弦下设有柱马,柱马可移动以调节音高。有的雅托噶在琴尾还接有长20厘米的折叠琴架。
读音:yǎ,yā
[yǎ,yā]
正规的,标准的:雅言。雅正(a.规范的;b.正直;c.客气话,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,请对方指正)。 ◎ 美好的,高尚的,不粗俗的:文雅。高雅。典雅。雅观。雅教(jiào )。雅兴(xìng )。雅座。雅俗。 ◎ 平素,素来:雅爱。雅善鼓琴。 ◎ 极,甚:雅以为美。雅不欲为。 ◎ 交往:无一日之雅。 ◎ 酒器名:雅量(liàng )(a.大的酒量;b.宽宏的气度)。 ◎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:风雅颂。雅声(泛指诗歌)。 ◎ 古同“鸦”,乌鸦。
读音:tuō
[tuō]
用手掌承着东西:两手托着下巴。 ◎ 陪衬,铺垫:衬托。烘托。 ◎ 承着器物的东西:托盘。 ◎ 寄,暂放:托身;托迹(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,以逃避世事)。 ◎ 请别人代办:委托。拜托。嘱托。 ◎ 借故推委或躲闪:推托。托故。 ◎ 信赖,凭借:托名。托庇。 ◎ 压强单位。
读音:gá
[gá]
〔噶伦〕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。 ◎ 〔噶厦〕藏语“发布命令的机关”,即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,由噶伦四人组成,一九五九年后解散。 ◎ 译音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