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震颤,抖动。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其后 胡瑗 改铸编钟,遂圆其形而下垂,叩之揜鬱而不扬,其鎛钟又长甬而震掉,其声不和。”《宋史·乐志一》:“乃试考击,钟声弇鬱震掉,不和滋甚。”
(2).惊骇,惊恐。 宋 苏轼 《滟滪堆赋》:“方其未知有峡也,而战乎 灧澦 之下,喧豗震掉,尽力以与石鬭。” 元 李朝瑞 《天马赋》:“瞬息千里,百兽为之震掉;奋迅长鸣,万骑为之辟易。” 清 谭嗣同 《报刘淞芙书》二:“故拙诗用涯字韵,一闻足下问难,不觉震掉失图,亟思改易。”
读音:zhèn
[zhèn]
疾雷(霹雳)使物体振动:“震夷伯之庙”。震霆。 ◎ 雷:“烨烨震电。” ◎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:震撼。震荡。震颤。震响。震动。声震遐迩。 ◎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:地震。身子不由得一震。 ◎ 特指“地震”:震灾。震源。震中。震级。震情。防震。抗震。余震。 ◎ 〔震旦〕佛教经籍中的译名,指中国。 ◎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:震惊。震怒。震骇。震慑。
读音:diào
[diào]
落下:掉泪。 ◎ 减损,消失:掉色。掉价儿。 ◎ 遗失,遗漏:这一行掉了两个字。 ◎ 回转(zhuǎn ):掉头。掉转。 ◎ 摇摆,引申为卖弄,耍:掉文。掉俏。掉以轻心。掉臂而去。 ◎ 对换:掉包。掉换。 ◎ 落在后面:掉队。 ◎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:改掉。戒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