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吝啬;吝惜;珍惜。 宋 苏轼 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上户有米者,皆靳惜而不肯出,其势非大出官米,不能救此患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答许廷慎书》:“斯文世以为细事,然最似为天所靳惜,其赋於人也,銖施两较,不肯多与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女曰:‘此大细事,至戚何所靳惜?待郎行时,园中花,当唤老奴来,折一巨綑负送之。’”
(2).怜惜。《清史稿·仁宗纪》:“近日 寳坻 、 山阳 二案,竟谋毙持正委员,岂可不加以惩治,非有所靳惜也。”
读音:jìn
[jìn]
吝惜,不肯给予:靳秘(吝惜而不外传)。 ◎ 戏辱,奚落。 ◎ 古代套在辕马胸前的皮革,因用作夹辕两马的代称。 ◎ 姓。
读音:xī
[xī]
爱,重视:爱惜。顾惜。怜惜。珍惜。 ◎ 舍不得:吝惜。惜别。惜力。惜指失掌(喻因小失大)。惜墨如金。 ◎ 感到遗憾,哀痛:可惜。惜悯。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