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颈鞘箭竹的意思
颈鞘箭竹

基本解释

  颈鞘箭竹jǐng qiào jiàn zhú

  国内分布

  西藏南部。海拔2200—3000米。模式标本采自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。

  介绍

  竿柄长3-4.5厘米,粗1.3—3厘米;节间长2---6毫米,幼时密被灰白色绒毛。竿高2-6米,粗1—3.5厘米;节间长17—28厘米,圆筒形,中空,幼时密被白粉(箨环刀;方有一圈1—1.3厘米宽的白粉环尤为显著),无毛,具较明显的纵向细肋,竿壁厚2—3毫米;箨环隆起,具箨鞘基部之残留物;竿环隆起;节内长3—7毫米,初时密被白粉。竿芽桃形,被微毛。竿每节以多枝簇生,枝长80—100厘米,粗1—4毫米。箨鞘革质,长方形,先端收窄呈短颈状,基部向两侧延伸而略呈耳状,背面无毛,纵向脉纹显著,干后变为黄褐色,上部边缘生浅黄色短纤毛;箨耳及鞘口缒毛俱缺;箨舌截形或歪形,无毛,高约1毫米;箨片线状披针形,外翻,略窄于箨鞘顶端之宽度,被灰白色刺毛而稍粗糙。末级小枝具3或4叶;叶鞘长2—5.5厘米,无毛;叶耳及鞘口缝毛俱缺;叶舌呈舌状突出,通常紫色,无毛,高约1毫米;叶柄长1.5—5毫米;叶片披针形,长2—12.5厘米,宽3—19毫米,质地较薄,下表面淡绿色,微粗糙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次脉3或4对,小横脉不发达,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。花枝未见。笋期4—5月。

  颈鞘箭竹(F.collaris Yi)

  秆高2~6m,径1~3.5cm,节间长17~28cm;箨环、秆环隆起;每节分枝多数簇生。箨鞘革质,长方形,先端收缩呈短颈状,基部向两侧延伸而略呈耳状;箨耳缺失,鞘口两肩无遂毛;箨舌截平形或顺斜状;箨叶外翻。叶片披针形,长2~12.5cm,宽0.3~1.9cm,次脉3~4对,小横脉不清晰。笋期4~5月。秆供编织竹器等用。

  分布:西藏聂拉木,多生长干海拔2250-3000m。

字义分解

读音:gěng

[gěng]

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(亦称“脖子”),亦指事物像颈的部分:颈项。头颈。颈联(指律诗的第三联,即第五、六两句)。长颈鹿。曲颈甑。

读音:qiào,shāo

[qiào,shāo]

装刀、剑的套子:刀鞘。剑鞘。

读音:jiàn

[jiàn]

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:弓箭。箭镞。箭头。箭在弦上(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)。 ◎ 箭能射到的距离:一箭之遥。箭步。 ◎ 形容急切、迅速:归心似箭。

读音:zhú

[zhú]

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 ◎ 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 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 ◎ 姓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恋爱笑话
  • 北京方言
  • 江西方言
  • 居室对联
  • 华南地区方言
  • qq笑话
  • 江苏方言
  • 故事会
  • 禅理故事
  • 儿童绕口令
  • 民间笑话
  • 对联
  • 科普知识
  • 农用物资
  • 动物谜语
  •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
  • 科学之迷
  • 科普动态
  • 搞笑谜语
  • 组词
  • 爱情笑话
  • 祖国风光的谚语
  • 天津方言
  • 健身美容
  • 虎年对联
  • 台湾方言
  • 亲情故事
  • 英语谜语
  • 浙江方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