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颓靡 tuímǐ[dejected;disappointed] 精神不振变得畏怯而颓靡
颓丧 ,颓败 ,沮丧 ,衰颓 ,丧气 ,懊丧
振作
1.downcast; dejected; crestfallen
委靡;衰败。 晋 庾阐 《浮查赋》:“故能紆餘盘骪,森萧頽靡,阳飘飈结,华裂水洒。” 唐 陈子昂 《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》:“则我府君当钦明之世,承苛慝之烬,缉頽靡之餘。” 明 归有光 《与周淀山书》之三:“不顾纪纲决裂,风俗頽靡,人心纷乱而莫可收拾。” 李大钊 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 民国 初年,朝野上下之忘仇寡耻,徒事内争,颓靡昏罔之人心也。”
读音:tuí
[tuí]
崩坏,倒塌:颓坏。颓圮。颓垣断壁。 ◎ 消沉,委靡:颓萎。颓丧。颓靡。颓唐。 ◎ 败坏:衰颓。颓败。颓景。颓朽。 ◎ 水向下流:泣涕如颓。 ◎ 灭亡:“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”。 ◎ 恭顺的样子。 ◎ 暴风:“习习谷风,维风及颓”。
读音:mí,mǐ
[mí,mǐ]
浪费,奢侈:靡荡。靡费。侈靡。 ◎ 分散:靡散(消灭)。 ◎ 古同“糜”,糜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