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额手 éshǒu
[put one's hand on the forehead] 以手加额(表示庆幸)
《宋史·司马光传》:“帝崩,赴闕临,衞士望见,皆以手加额曰:‘此 司马相公 也。’”后因以“额手”谓以双手合掌加额,表示敬意或庆幸。 元 胡元罙 《大有年》诗:“童叟相观皆额手,从兹深愿屡丰年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九回:“正申燕贺,先蒙翰教, 边 帐光生,武夫额手。” 叶圣陶 《穷愁》:“ 松 母喜溢眉睫,额手言曰:‘岂 松儿 已释归耶?’”
读音:é
[é]
人脸头发以下、眉毛以上的部分,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(俗称“脑门子”):额头。额角(jiǎo )。 ◎ 牌匾:门额。匾额。 ◎ 规定数量:额数。额外。定额。余额。超额。空额。
读音:shǒu
[shǒu]
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zhuó)手(开始做,动手)。手不释卷。 ◎ 拿着:人手一册。 ◎ 亲自动手:手稿。手迹。手令。手书(a.笔迹;b.亲笔书信)。 ◎ 技能、本领: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 ◎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:国手。扒手。生产能手。 ◎ 小巧易拿的:手枪。手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