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mǎ biān lán
简介
名称 : 马鞭兰
学名 : Cremastra appendiculata
别名:街边兰草
分布 : 台湾全岛中海拔林缘800~2300公尺。
分类 : 兰科
型态 : 植株约25~35公分高;假球茎近球形,长1.5~2公分,径1.5~2.5公分,顶生一叶,叶片狭长椭圆形,长30~45公分,宽4~7公分,薄纸质,绿色或青绿色,少数叶片布黄斑。
花茎自假球茎上的节抽出,长35~50公分,着花6~15朵,花向一侧排成一列,花朵呈悬垂状,花朵半开,花长4~5公分,花径约4公分,花朵米白底带紫色,花药黄色,有的带淡香。
用途 : 观赏
花期 : 3~5月
读音:mǎ
[mǎ]
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 ◎ 大:马蜂。马勺。 ◎ 姓。
读音:biān
[biān]
驱使牲畜的用具,柔软像绳子:鞭杆。鞭长莫及。 ◎ 用鞭子抽打:鞭打。鞭扑。鞭责。鞭策。 ◎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:教鞭。 ◎ 一种古代兵器,铁制有节,无锋刃:钢鞭。竹节鞭。 ◎ 编连成串的爆竹:鞭炮。小鞭。
读音:lán
[lán]
指“兰草”和“兰花”:兰艾(“兰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兰谱(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。兰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兰摧玉折(喻贤人夭折,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 ◎ 古书上指“木兰”。 ◎ 古同“栏”,家畜圈(juàn )。 ◎ 古同“斓”,斑斓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