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峡平湖 - 形成
2003年6月1日至15日,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完成后,大坝坝前水位由5月31日的海拔98米高程增加到海拔135米高程,三峡水库库容由下闸前的23亿立方米增加到123亿立方米。高峡平湖美景最先在宜昌显现,这里成为观高峡平湖的最佳视点。三峡水库将回水到丰都县,大坝以上形成全长436公里的河道型三峡水库,许多宽谷地带的江面宽度将由蓄水前的千米增加到3千米左右。美丽壮观的高峡平湖展现在世人面前,昔日水流湍急的江水被清波荡漾的湖面所代替,一些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的景观展现在游客面前,库区新增的峡谷、湖泊、岛屿、漂流、河段、溶洞等新景观与原有的峡谷风光融合成新三峡游的丰富内容。
截止2010年10月25日13时,三峡上游水位已涨至174.85米。随着蓄水的稳步推进,高峡平湖景观得以完美呈现,连日来众多中外游客慕名前往。进入10月中旬以来,前往三峡旅游的游客每天都在6000多人次以上,周末时更是达到了10000人次以上,比往年同期增长25%,观看大坝蓄水、高峡平湖美景的人占大多数。蓄水效应外国游客包船参观涉外船占20%。
高峡平湖 - 文化背景
高峡平湖一词出自毛泽东诗集《水调歌头.游泳》
水调歌头.游泳
一九五六年六月
才饮长沙水,
又食武昌鱼。
万里长江横渡,
极目楚天舒。
不管风吹雨打,
胜似闲庭信步,
今日得宽余。
子在川上曰:
逝者如斯乎! 风樯动,龟蛇静,
起宏图。
一桥飞架南北,
天堑变通途。
更立西江石壁,
截断巫山云雨,
高峡出平湖。
神女应无恙,
当惊世界殊。
读音:gāo
[gāo]
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“低”相对:高峰。高空。高踞。高原。高耸。高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高屋建瓴(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)。高瞻远瞩。 ◎ 高度:他身高一米八。 ◎ 等级在上的:高级。高考。 ◎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:高质量。高消费。高价。高档。高手。高能物理。 ◎ 声音响亮:引吭高歌。 ◎ 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就。高论。高寿。高堂。高徒。 ◎ 热烈、盛大:高昂。兴高采烈。 ◎ 显贵,道德水平高:崇高。清高。高风亮节。高尚。高雅。高洁。 ◎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:高祖。 ◎
读音:xiá
[xiá]
两山夹着的水道:三门峡(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)。三峡(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,其中有“瞿塘峡”、“巫峡”、“西陵峡”)。海峡(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,如“台湾峡峡”)。 ◎ 指两山之间:峡谷(狭而深的谷地)。
读音:píng
[píng]
不倾斜,无凹凸,像静止的水面一样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◎ 均等:平分。平行(xíng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◎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辈。 ◎ 安定、安静:平安。平服。 ◎ 治理,镇压:平定。 ◎ 抑止(怒气):他把气平了下去。 ◎ 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◎ 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价。平凡。 ◎ 往常,一向:平生(a.从来;b.终身)。平素。 ◎ 汉语四声之一:平声。平仄。 ◎ 姓。 ◎ 〔平假(jiǎ )名〕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。 ◎ 古同“评
读音:hú
[hú]
陆地上聚积的大水:湖泊。湖泽。湖滩。湖荡。湖光山色。 ◎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:两湖。湖广。 ◎ 指中国湖州(旧地名,在今浙江省吴兴县):湖笔。湖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