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公子 重耳 其入乎,其魄兆於民矣。” 韦昭 注:“魄,形也。兆,见也。”后因以“魄兆”指征兆、先兆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良传》:“尊兄应期赞世,配业光国,魄兆见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祭微之文》:“词意若此,得非魄兆先知之乎?” 章炳麟 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夫年劳可质验,而怀材不可豫知其魄兆,独在言词捷给而已。”
读音:bó,pò,tuò
[bó,pò,tuò]
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:魂魄。丢魂落魄。魂飞魄散。 ◎ 精神,精力:魄力。气魄。体魄。 ◎ 古同“霸”,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。 ◎ 古同“粕”,糟粕。 ◎ 古同“珀”,琥珀。
读音:zhào
[zhào]
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:卜兆。 ◎ 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,预示:预兆。佳兆。瑞雪兆丰年。 ◎ 数名,等于百万(古代指万亿):兆周(电磁波频率单位,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)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