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称:鲤鱼血
拼音名:Lǐ Yú Xuè
英文名:Carp blood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rinus carpio Linnaeus.
鲤鱼血出自《唐本草》,属于中医药材,主要适用于明目;聪耳;定痫。主青盲;暴聋;久聋;诸痫。
原形态
鲤鱼,体呈纺锤形,侧扁,腹部圆。吻钝。口端位,呈马蹄形。须2对。眼小,位于头纵轴的上方。下咽齿3行,内侧的齿呈臼齿形。鳞大,侧线鳞33-39。鳃耙一般为18-22。背鳍3,15-21,第3硬刺坚强,后缘有锯齿。 臀鳍3,5。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。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,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,腹部淡白色。背、尾鳍基部微黑,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栖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。
资源分布:除西藏以外,各省市、自治区均有分布。
读音:lǐ
[lǐ]
〔鲤鱼〕体侧扁,嘴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,肉可食。 ◎ 〔鲤庭〕指受父训之处,亦借指父训。 ◎ 书信的代称,因中国唐代传递的书信以尺素结成双鲤鱼形。
读音:yú
[yú]
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,冷血:鱼虾。鱼虫。鱼网。鱼跃。鱼贯(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)。鱼雁(书信,信息)。鱼米乡。鱼尾纹。鱼目混珠。鱼质龙文(喻虚有其表)。 ◎ 姓。
读音:xiě
[xiě]
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,大多为红色,主要成分为“血浆”、“血细胞”和“血小板”。味咸而腥:血型。血脂。血压。血糖。血迹。血汗。血泪。血洗。血书。血雨腥风。血海深仇。 ◎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:血统。血缘。 ◎ 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方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