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
The chickens and ducks are fighting for feed.
成语解释: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常用程度:一般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结构:主谓式
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jī
[jī]
家禽,品种很多,翅膀短,不能高飞;雄性啼能报晓,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:公鸡。母鸡。鸡雏。
读音:wù
[wù]
鸭子:趋之若鹜(喻很多人争着去,含贬义)。
读音:zhèng,zhēng
[zhèng,zhēng]
力求获得,互不相让:争夺。竞争。争长论短。 ◎ 力求实现:争取。争气。争胜。 ◎ 方言,差,欠:总数还争多少? ◎ 怎么,如何(多见于诗、词、曲):争不。争知。争奈。
读音:sì,shí,yì
[sì,shí,yì]
吃:食肉。食欲。 ◎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 ◎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 ◎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● 食 yì ㄧˋ ◎ 用于人名:郦食其(jī)(中国汉代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