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的一种。 宋 苏轼 《记南兔毫》:“余在北方食麞兔,极美,及来 两浙 、 江 淮 ,此物稀少,宜其益珍。每得食,率少味,及微腥,有鱼虾气。聚其皮数十,以易笔於都下。皆云此南兔,不经霜雪,毫漫不可用。乃知此物本不产陂泽间也。”
读音:zhāng
[zhāng]
同“獐”。
读音:tù
[tù]
哺乳动物,耳长,尾短,上唇中间裂开,后肢较长,跑得快:兔子。兔脱(迅速地逃走)。兔毫笔。兔起鹘落(“鹘”,打猎用的猛禽。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,喻动作敏捷。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)。 ◎ 古称娈童(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