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黑色官膳的意思
黑色官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  黑色官膳,指的是用乌饭树叶浸泡的原料做出的菜肴,因为蒋介石、宋美龄等一干国民党要员非常喜欢吃这些黑色食物,在当时被称为“黑色官膳”。后来抗日战争爆发,这些官膳失传了70多年。

  黑色官膳 - 名称由来

  黑色官膳

  黑色官膳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国民党统治时期。1928年,李福全在丹凤街开了一家“双凤园”餐馆,以专做黑色食品出名,并且做“黑菜”在当时的南京城唯此一家,黑色食品营养丰富,生意很红火。宋美龄吃过饭店的黑色食物之后,觉得很好吃经常过来。当时的国民党要员林森、于右任、戴季陶、张群、陈立夫、陈果夫等人,也都经常到双凤园吃这里的黑色食物,市民就称这里的黑色食物为‘官膳’。”

  黑色官膳 - 失传

  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,双凤园的人员跟随陆军医院迁往苏州、南浔、湖州等地,为抗战官兵提供日常的饮食供应。南京沦陷后,双凤园的人员伤亡惨重,活下来的人员也随难民分散到全国各地。双凤园的“黑色官膳”就此失传。

  黑色官膳 - 重现

  为了不让制作黑色食物的技艺失传,黄万金自筹资金,选购配料,同时努力回忆当时的制作方法,经过多年的实验,终于使失传70多年的配方重现人间。2010年,黄万金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“含有植物黑色素的黑色食品加工法”发明专利。

  黑色官膳 - 主要菜品

  “赛熊掌”,胶质丰富,美容养颜,其实就是清汤炖猪爪,汤是浓浓的乳白色,但猪爪与众不同,是黑色的,看上去特别像熊掌,“赛熊掌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。

  “鸡鸭会亲”,原料是鸡肾和鸭肾,而且也都染成黑色。一盘菜得用几十只鸡鸭。

  “桃园三结义”,用的是鸽子蛋和红枣,鸽蛋有白有黑,加上红色,刚好代表刘、关、张。

  还有黑鹅掌、黑蹄筋、黑色的鸭四件……虽然乌漆抹黑的看起来有些吓人,不过香气很是诱人。

  不但菜是黑的,当时“双凤园”里推出的点心也都是黑色的。小笼包、蒸饺、年糕、汤圆……就连面包也做成了黑色的,叫“乌龙面条”。

  黑色官膳 - 制作工艺

  这些菜主要是利用乌饭树的叶子染黑的。“老南京人都知道‘四月初八吃乌饭’,正宗的乌饭就是用乌饭树的叶子捣烂了浸泡糯米,再经过九蒸九晒才做成的。

  乌饭树又名南烛,因人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(福建等地为农历三月初三)采其叶制作乌饭,故而又称乌饭树。乌饭树喜光、耐旱、耐寒,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有分布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乌饭树叶“可润颜色,益肠胃,灭三虫,补精髓,坚筋骨”,常食之可改善血液循环,防止血管硬化,延缓衰老。

  以前马群一带这种树多得很,现在比较少见了。不过在江宁一些地方还能找到。这种汁是红色的,比山楂汁的颜色暗一些。浓度配比很有讲究,要用长长的超大“试管”,专门用来测浓度,一般浸泡需要的浓度在 16%~20%,但不同的菜需要不同浓度,浸泡时间长短也不一样。

  黑色官膳 - 影响价值

  现代营养学认为,黑色食物营养丰富,能够补肾、防衰老,有保健益寿的作用。 

字义分解

读音:hēi

[hēi]

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,与“白”相对:黑白。 ◎ 暗,光线不足:黑暗。黑夜。 ◎ 隐蔽的,非法的:黑枪。黑市。黑社会。 ◎ 恶毒:黑心。 ◎ 姓。

读音:sè,shǎi

[sè,shǎi]

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:颜色。色彩。色相(xiàng )。色调(diào )。 ◎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、样子:脸色。气色。色厉内荏。 ◎ 情景,景象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 ◎ 种类:各色用品。 ◎ 品质,质量:音色。成色。足色纹银。 ◎ 妇女美貌:姿色。色艺。 ◎ 情欲:色情。好(hào)色。

读音:guān

[guān]

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:官吏。官僚。官邸。官腔。官署。官厅。官爵。 ◎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:官办。官费。官方。官府。 ◎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:感官。器官。五官。官能。 ◎ 姓。

读音:shàn

[shàn]

饭食:膳食。用膳。膳宿。 ◎ 进食:“宰夫膳稻于梁西”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医疗笑话
  • 兔年对联
  • 农业谚语
  • 新疆方言
  • 成语
  • 关于牛的歇后语
  • 科普动态
  • 元旦对联
  •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
  • 园林花卉
  • 狗年对联
  • 西藏方言
  • 谜语
  • 学习谚语
  • 词语
  • 法制故事
  • 儿童谜语
  • 马年对联
  • 百家姓
  • 安徒生童话
  • 神回复
  • 部首
  • 宁夏方言
  • 休闲旅游
  • 浙江方言
  • 励志故事
  • 成语谜语
  • 端午节对联
  • 骂人的歇后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