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歆传》“议论持平,终不毁伤人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 歆与北海 邴原、管宁俱游学,三人相善,时人号三人为‘一龙’,歆为龙头,原为龙腹,宁为龙尾。” 唐 王勃 《送白七序》:“当益友之龙头,处通侯之燕颔。” 唐 罗隐《寄礼部郑员外》诗:“班资冠鸡舌,人品压龙头。”意思是指杰出人物的首领。
现代社会中,龙头产品是指一个企业或行业的最有代表性的、最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。龙头产品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企业或行业的某些特征。
读音:lóng
[lóng]
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◎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◎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◎ 姓。
读音:tou,tóu
[tou,tóu]
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:头骨。头脑。头脸(a.头和脸;b.指面貌;c.指面子,体面)。头角(jiǎo 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 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留头。剃头。 ◎ 物体的顶端:山头。笔头。两头尖。 ◎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:从头儿说起。头绪。 ◎ 物体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 ◎ 以前,在前面的:头三天。 ◎ 次序在前,第一:头等。头生。 ◎ 首领:头子。头目。 ◎ 方面:他们是一头的。 ◎ 临,接近:头睡觉先洗脸。 ◎ 量词,多指牲畜:一头牛。 ◎ 表示约计、
读音:chǎn
[chǎn]
人或动物生子:产子。产卵。产妇。助产士。 ◎ 制造,养种植或自然生长:工业生产。产值。 ◎ 制造、养、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:土产。特产。 ◎ 生出,出现:产生。出产。产地。 ◎ 财物:财产。遗产。产权。
读音:pǐn
[pǐn]
物件:物品。产品。赠品。战利品。 ◎ 等级,种类:品名。品类。品色。品位。 ◎ 性质:品质。品行(xíng )。品节(指人的品行节操)。人品。 ◎ 体察出好坏、优劣等:品评。品第(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)。品味(品尝)。 ◎ 指吹弄乐器:品箫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