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帝王的辅相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若夫上稽乾则,降承龙翼,而炳诸典謨,以冠德卓踪者,莫崇乎 陶唐 。” 李贤 注:“龙翼,谓 稷 契 等,为 尧 之羽翼。”一说,此指龙图、河图。《文选·班固<典引>》 李善 注:“翼,法也。言 陶唐 上能考天之则,下能承龙之法也。龙法,龙图也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尚书右仆射范云墓铭》:“合契兴王,匪劳物色,乘风鬱起,化成龙翼。” 夏曾佑 《送汪毅白》诗:“江湖断梗藩龙翼,一槎生平负典坟。”
(2).指东南方。龙,指东方苍龙七星;翼,代表南方朱鸟七星。 南唐 陈陶 《步虚引》:“朝天半夜闻玉鸡,星斗离离碍龙翼。”
读音:lóng
[lóng]
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◎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◎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◎ 姓。
读音:yì
[yì]
翅膀:翼翅。比翼双飞。卵翼。羽翼。翼护。翼蔽。 ◎ 左右两侧中的一侧:左翼。侧翼。 ◎ 帮助,辅佐:翼助。 ◎ 古同“翌”,明天,明年。 ◎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◎ 〔翼翼〕a.谨慎,如“小心翼翼”;b.严整有秩序;c.繁盛,众多。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