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龙骨的意思
龙骨

基本解释

[释义]
(1) (名)鸟类的胸骨;善于飞翔的鸟类这块骨头形成较高的突起。
(2) (名)指古代某些哺乳动物骨骼的化石;如象、犀牛等。中医入药。
(3) (名)船只、飞机、建筑物等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。
[构成]
偏正式:龙(骨

英文翻译

1.(鸟类的胸骨) a bird's sternum
2.{中药} fossil fragments
3.(船只、飞机、建筑物等的支撑和承重结构) keel

详细解释

龙骨 lónggǔ
(1) [dragon’s bone]∶中药名。别名“花龙骨”。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,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
(2) [keel]∶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
(1).龙的骨骼。实际是古代某些动物的化石。中药上用做强壮剂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穿渠得龙骨,故名曰 龙首渠 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和李司录喜雨》:“云逐鱼鳞起,渠从龙骨开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 汉惠帝 七年夏,雷震南山,林木皆自火,燃至根,其地悉皆燋黄,后其雨迅过,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。”
(2).喻瘦劲的枝干。 唐 先汪 《题安乐山》诗:“翠柏不凋龙骨瘦,石泉犹在镜光寒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》诗:“有客遗竹杖,九节共一枝。鹤脛老更长,龙骨乾且奇。”
(3).枣的别名。枣树瘦劲,故称。 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杂记·人物异名》:“枣曰羊角、鸡心、龙骨。《地名志》:‘ 河中府 贡龙骨枣。’”按,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三》:“土贡:龙骨枣,凤栖梨。”
(4).见“ 龙骨车 ”。
(5).船只、飞机、建筑物等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回:“他説这样子不对,照他的龙骨,恐怕走不动;照他的舵,怕转不过头来。” 沉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》:“那些造船工匠在太阳下安置一只小船的龙骨。”
(6).喻指主干,主心骨。《花城》1981年第4期:“那些群众的带头人,祖国的擎天柱,民族精华,党的‘龙骨’!”
(7).石砌的堤岸。 唐 李贺 《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》诗:“遶隄龙骨冷,拂岸鸭头香。” 王琦 汇解:“龙骨,似指沟边砌石。”
(8).禽类的胸骨。也称龙骨突起。
(9).腕骨的俗称。旧称高骨、锐骨或踝骨。《医宗金鉴·四肢部·腕骨》:“腕骨,即掌骨,乃五指之本节也,一名壅骨,俗名虎骨……其外侧之骨名高骨,一名鋭骨,亦名踝骨,俗名龙骨,以其能宛屈上下,故名曰腕。”
(10).指骏马。 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宫词》之六七:“自从拣为真龙骨,别置东头小马房。” 元 萨都剌 《题画马图》诗:“ 汉水 扬波洗龙骨,房星堕地天马出。”

字义分解

读音:lóng

[lóng]

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 ◎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 ◎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 ◎ 姓。

读音:gǔ,gū

[gǔ,gū]

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胳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 ◎ 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 ◎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 ◎ 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  • 天文
  • 居家卫生
  • 绕口令大全
  • 医疗笑话
  • qq笑话
  • 植物
  • 科幻未来
  • 动物谜语
  • 童话故事
  • 组词
  • 恐怖笑话
  • 祖国风光的谚语
  • 成语
  • 英语绕口令
  • 名人故事
  • 搞笑绕口令
  • 拼音
  • 乔迁对联
  • 名胜古迹对联
  • 儿童笑话
  • 西北地区方言
  • 浙江方言
  • 幽默故事
  • 澳门方言
  • 桥的谚语
  • 职场故事
  • 方言
  • 历史故事
  • 名著对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