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联的种类与功用
从清代道光年间梁章鉅的《楹联丛话》迄今,对联的分类始终耒取得一致的意见。因为标准不同,有的按创作方法分为新拟、脱化、集句等;有的按篇幅长短分为短联、中联、长联等;有的按内容分为喜庆、哀挽、名胜、行业、题赠、谐巧等,都各自有其理由。兹依内容为标准分六类略作介绍。
(一)喜庆联
这是为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,其中春联是产生最早、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。春联不仅能为新春佳节增添欢乐的气氛,更代表着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的美好心愿和期望。传统习用的春联如:
一元复始
万象更新
旧时往往有以本岁干支分冠联首.如甲午年春联:
甲第迎祥至
午风送暖来
春联每年都需更换,在岁末贴春联早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民族习俗。北宋王安石《元日》诗就记载了这种风俗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后来,人们把这首诗缩成一副对联:
爆竹一声除旧
桃符万户更新
成为非常流行的通用春联。解放后首届全国迎春征联,其中写首都风光的一副是:
十里春风,长安两路
千年晓月,永定一桥
充分反映了首都人民精神振奋、社会安定团结的时代风貌。
喜庆联中用于祝寿的称作寿联。庆贺婚嫁等事的则称婚联或喜联。寿联常称颂寿者功业、祈祝寿者健康。如一九一七年张元济贺康有为六十寿联
形其量者沧海
何以寿之名山
联语认为康有为年青时“公车上书”,提出变法图强的维新主张与措施.其器量像沧海一样广阔,他的著作,可以藏之名山,传于后世,表现作者对康有为事业学问的高度赞扬。
寿联多为他人所撰,但也有自寿的。自寿联则常为抒写情怀、言志寄慨之作,如郑板桥六十自寿联:
常如作客,何问康宁,但使囊有余钱、瓮有余酿、釜有余粮;取数页赏心旧纸,放浪吟哦;兴要阔,皮要顽,五官灵动胜千官,过到六旬犹少
定欲成仙,空生烦恼,只令耳无俗声,眼无俗物、胸无俗事;将几棱随意新花,纵横穿插;睡得迟,起得早,一日清闲似两日,算来百岁已多
写得笔调轻松,襟怀坦荡,随遇而安,不自求烦恼,于诗书画中觅情趣,正是郑板桥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喜联也多以吉祥如意的语言庆贺之。如通用的婚联:
志同道合
花好月圆
专用的如方尔谦贺女成婚
两小无猜,一个古泉先下定
万方多难,三杯淡酒便成婚
方尔谦与袁克文都喜收藏古钱币,两家儿女订婚时只交换了一枚珍稀古泉币,至民国初年完婚时婚礼也非常简单。此联纯是纪实,文字虽淡,而格调高雅。
(二)哀挽联
简称挽联,也称丧联,是专用于悼念死者的对联。这类对联多是综述死者生平,评价死者业绩,表彰死者精神和情操,言简意賅,感情深沉,如若以淋漓酣畅之笔出之,真乃长歌当哭,最为动人心魄。如林从龙挽友联:
何幸识君,几年客地栖迟,心上长留明月在
终生抱恨,从此乡关望断,云中无复锦书来
联语哀婉凄怆,感情真挚。上联忆昔,将友情比作心中明月,纯洁无邪;下联伤今,痛失良朋,锦书难再。终生抱恨,想见伤友之情,是心中流血之叹。
与自寿联一样,也有人在生前自撰挽联的。如革命先烈熊亨瀚1926年就义前自挽:
十余载劳苦奔波,秉春秋笔,执教士鞭,仗剑从军,矢忠为党,有志未能伸,此生空热心中血
一家人悲伤哭泣,求父母恕,劝兄弟忍,温语慰妻,负荷嘱子,含冤终可白,再世当为天下雄
先抒壮志未酬之憾恨,后写革命必胜之信念,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。
自挽联由于带有遗言性质,发自肺腑,尤显得真切动人。如某林氏妇自挽:
我别良人去矣,大丈夫何患无妻,愿后日重订婚姻,莫向生妻谈死妇
儿依严父艰哉,小孩子终当有母,倘异时得蒙抚养,须知继母即亲娘
自知死期将近,犹以丈夫、儿女为念,拳拳之心,感人至深,读之催人泪下。
(三)名胜联
这是题于名胜古迹的对联,多带有永久性的特点,与胜迹互相映衬.融为一体,成为各地风光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。吴恭亨称:“山川祠庙,非借文人之题咏,即名胜亦黯然寡色”;“江山之奇,借文字而益显”(《对联话》)道出了名胜联产生的原因。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duilian_5202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