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对联 对联故事 楹联背后的故事:忠厚传家久

楹联背后的故事:忠厚传家久

有清一代的诗坛领袖王渔洋,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有名的新城王氏,其家族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,300多年间科甲蝉联,叔侄进士,兄弟督抚,父子尚书,光耀迭出。

让人想不到的是,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祖先竟是从诸城到桓台给地主扛长工的打工崽,第一代的女主人也是贫家女子。这一对贫贱夫妻存道义之心,行道义之事,并且对儿孙言传身教,在家境不甚宽裕的情况下,在第二代培养出了一位尤好施予的善人公。以这种良善家风作温床,当王家从第三代开始有能力供养子孙读书时,渐次成长为一个横跨明清的名门望族。不难看出,新城王氏能够取得显赫功业,一个重要原因是忠厚传家。

说起忠厚传家,让人联想起那副流传于国内许多地方、更在山东大地常见的春联:忠厚传家远,诗书继世长,这副春联与齐鲁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,深深影响了山东人。

《论语》学而篇有言: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,在这里,孝、悌、谨而信、泛爱、亲仁可用忠厚概括,学文可用诗书表意,这副春联大体表达了这句论语的意蕴。而且,忠厚是品德培养,品德让人立得住身,读书是能力培养,能力让人走得开路,无论是《论语》还是这副春联,都将品德培养置于能力培养前头,这反映了一个人入世做一番事业的成长规律,具有科学性。

看其上联,忠厚就是忠义厚道,就是忠人之事、以诚交往、宽厚仗义,这是从古至今山东人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。一个《列女传》上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。齐国攻打鲁国,鲁国一位村妇在逃亡途中,丢下自己的孩子,只带着侄子逃命。面对疑惑不解的齐国将军,这位鲁国妇人说,丢掉自己的孩子虽然心痛,但合于道义。齐国将领感叹鲁国是仁义之国,不忍攻打,回去禀报国君,竟也获得同意。现在,茌平县建有纪念这位鲁国村妇的义姑祠,这位妇人以及她的做人做事道理,感化着一代代齐鲁儿女,影响着齐鲁儿女的行为。

在山东,忠义不仅是个人修养,更上升为许多家族的文化,以此泽被乡里,惠及天下,而这些家族也人丁兴旺,传家久远。

这并不是简单的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,而是有其内在道理。一个人秉持忠厚本性,在一些小事上会吃亏,但会在其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磁场,做事顺遂宽广,款款成事。这就是《菜根谭》上所说的仁人心地宽舒,便福厚而庆长,事事成个宽舒气象。而忠厚品德上升为一种家族文化,代代相传,则会代代获得佑助。这就是《易经》上所说的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这方面的事例在齐鲁大地不胜枚举。

有孔夫子黄钟大吕般教化,有几千年来的家传乡约,有春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为传播,忠厚已在齐鲁大地深深扎根,成为今日山东人的性格基因,深深融入齐鲁文化的骨髓血脉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山东人更加坚守忠厚品德,而这样做的现实结果,往往是让人更乐于与之交往,引来更大的回报。这方面的事例在山东也是不胜枚举。而在万千山东人的践行下,忠义品德塑造了山东人的良好形象,成为山东发展的软实力,成为山东人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力量。

(王学文)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duilian_6259/
网友关注对联
精品推荐
热门对联推荐
  • 搞笑绕口令
  • 对联撷趣
  • 团结合作的谚语
  • 云南方言
  • 经营笑话
  • 宗教笑话
  • 谐音笑话
  • 动物谜语
  • 对联创作要点
  • 江西方言
  • 科海拾贝
  • 科普动态
  • 希腊神话故事
  • 名人故事
  • 安徽方言
  • 鸡年对联
  • 现代故事
  • 惊悚鬼故事
  • 海洋技术
  • qq笑话
  • 组词
  • 新疆方言
  • 推理故事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电脑笑话
  • 谐音歇后语大全
  • 其他谚语
  • 农业谚语
  • 绕口令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