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好问出联收徒
公元1250年,夏日的一天,在通往封龙山的大道上,走来了一个青年。天气很热,青年穿的儒衫已经被汗水湿透,但他拒绝了道边树荫下习习凉风的诱惑,连歇歇脚落落汗的念头也没有,迈开大步一直前进。
青年约摸十六、七岁,虽然被炎热的暑气和疲倦夹击,神色却很泰然,一双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睛中,此刻正闪现着兴奋的目光,看得出他对此行目的十分向往,那张略显大了一点的嘴,也正愉快地咧着,不断浮出一些笑意。
少有所为,少年犹怀千里志;
学无止境,学艺补读百家书。
他就是后来成为元朝著名教育家工部尚书的王思亷。
是的,王思亷这天的目的就是来访求一位叫元好问的文学巨匠,王思亷知道,光靠在乡下书房无师自通,远不能把自己造就成国家栋梁之才,名师才能出高徒,自学成才在当时信息闭塞社会很不容易,得知元好问在封龙书院与李冶、张德辉三人讲学,便决心前往。这正是:
蓄后劲方能持久;
奔次山大有前程。
元好问在金哀宗天兴三年(1234年),蒙古军攻破汴京,元好问被俘后囚禁于山东聊城,四年后出狱。金亡后不再做官,遂举家迁获鹿白鹿泉吕氏园定居,以修史著述为事。他和李冶、张德辉并称“封龙山三老”。有道是:
儒家经典推论语;
千古圣贤赞封龙。
今天,元好问正在封龙书院塾馆讲课,心神却不安定,读的时候五句倒错了三句,老先生脸上有点发红,生怕学童们笑话自己不配为人师表。按说凭元好问的学问,讲这点课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——小菜一碟吗?可老先生今天的确有点心不在焉,大概和昨天夜里做的梦有点关系。
原来,元好问昨夜梦见自己的一个学童突然变成了一只吊睛猛虎,猛地一下向他扑了过来,吓得他几乎从床上摔下来,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。由此他想到姜太公飞熊入梦典故,进而又联想到昨夜梦境,飞虎和飞熊都是吉兆,说不定有贵人临门呢!
元好问觉得今天事有蹊跷,遂让学童自读,便步出大门外。巧的很,只见一头戴儒巾的青年与刚走到门口的元好问打了个照面,那青年纳头便拜:“学生王思亷久慕先生大名,深知先生乃当今之名士,饱学之鸿儒,特求先生将学生收入门墙列为桃李,学生愿追随先生执弟子礼!”
元好问看着这位长跪不起谦恭有礼的学生说道:“元某虽是一介寒儒,以设学课徒为稻粱谋,但必须我出对联试看你的学识。”看着王思亷,元好问当即出上联:
推金山倒玉柱,小子因何低人半截?
仗圣典启顽蒙,先生果然高我一头。
元好问刚念完,王思亷就接了下联,对的也很巧妙。
元好问听了连声叫好,紧接着又出一联:
笔墨写春秋,史存书卷滋来者;
文风清世道,功在家国慰后生。
“妙哉,好一个‘功在家国慰后生’!孺子可教,老夫就收下你这个弟子了。”
“多谢恩师,今后还望师傅不吝赐教!”王思亷说。
好了,将来你有了出息,老师我也还占你的光哩!元好问这才扶起王思亷,联想起梦中境况,这才细细端详新收的弟子。后来,果然不负元好问之希望,成为元朝中枢的中坚力量,朝内很有威望的官宦。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duilian_664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