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老臣现丑蹴鞠场

老臣现丑蹴鞠场

话说汉武帝听从太皇太后窦氏的懿旨,把那帮少年招进皇宫蹴鞠,惹得大家背后议论纷纷。但是,既然皇上、太皇太后喜欢看,谁也不敢当面反对,相反还得挑好听的话说。

太尉田蚡说:“看蹴鞠让太皇太后变年轻了。”

丞相窦婴说:“皇上以蹴鞠孝敬太皇太后,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位天子的孝心能过吾皇者。”

汉武帝的宠臣董贤说:“蹴鞠乃古传技艺,理应发扬光大。”

……

汉武帝对这些话很是反感,他知道这班人是拍马屁,为的是讨好太皇太后,讨好自己。

这董贤还仗着皇上宠着他,竟然派人搜罗了一帮会蹴鞠的人,养在自己府中,供自己观看。

董贤这么做,主要目的是想显示自己。窦婴、田蚡知道后,很是看不过去。两人商量后,一起到汉武帝那里参上一本,一个说:“陛下,听说董贤招了一帮蹴鞠者养在府中。以臣看来,他这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。”另一个说:“陛下,这董贤一向好显示自己,他这样做,显然是向人们炫耀,皇上有的,他也要有。”

汉武帝说:“朕喜欢看蹴鞠,难道就不允许别人喜欢了吗?”他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心里总有点不舒服。又对窦婴、田蚡说:“你二人查查看,董贤府中养了多少蹴鞠者。”

窦婴、田蚡领旨来到董贤府中。董贤不知来意,连忙迎接:“不知二位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了,还望恕罪。”

窦婴说:“我二人奉皇上旨意,前来查看你府上蹴鞠者究竟有多少人?”

董贤此时已知道这二人来者不善,忙说:“蔽府蹴鞠者共一十六人。”

窦婴说:“能否让他们出来见见?”

“可以。”董贤立即让家人去叫蹴鞠者来见过丞相和太尉。

不一会,蹴鞠者全部到来。窦婴、田蚡看这些小厮个个生的水光溜滑。数数人数,确是一十六人。

二人如实回禀了皇上,但总有些不甘心。窦婴又对汉武帝说:“只怕董贤所说有假。”

汉武帝知道这二人的心理,便说:“两位爱卿先请回府吧,待我明日亲自询问便知。”

第二天,汉武帝命人召来董贤,询问了一番,董贤在皇上面前不敢说假话。回答皇上和对窦婴、田蚡说得一样。

汉武帝说:“既然你府上养着蹴鞠者,何不与朕的蹴鞠者同场表演,也好让太皇太后高兴一番。”

董贤忙说:“为臣不敢。”

汉武帝说:“什么不敢?朕就要这样做。”

董贤怕冒犯皇上,所以说了“不敢”,又听皇上说“就要这样做”,紧张的头上都冒出汗来。忙说:“臣遵旨。”

三天后,正是初五日。太皇太后由刘彻陪着来到玄武门,窦婴、田蚡等大臣分列两侧。

这场蹴鞠表演与以往的不同,可以说是皇家蹴鞠队与大臣的蹴鞠队相对抗。对手相互不熟悉,争夺激烈。只不过董贤的蹴鞠队总是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功夫差了些。其实,这是董贤特地交待过的,大臣的蹴鞠队怎敢胜皇家的蹴鞠队?对抗结果,进鞠数相差悬殊,16比9。皇家队狂胜。太皇太后看的十分高兴。

对抗结束后,汉武帝把窦婴、田蚡、董贤等十位老臣叫上前来,问道:“你等喜欢蹴鞠吗?”

大家齐声答道:“喜欢。”

汉武帝说:“既然喜欢,朕命你十人上场蹴鞠表演,让太皇太后好好开开心。”

圣命难违,既然是“命”,哪个敢不从呢?窦婴等心中暗暗叫苦。

汉武帝把这十位老臣分为两帮,使窦婴和田蚡各带领四人对抗蹴鞠,韩嫣为裁判官。

这十位老臣年纪都在五十岁以上,最大的六十岁。他们根本不会蹴鞠,体质又差,还穿着朝服,哪里跑的动?不是这个跌倒,就是那个摔跤。不一会儿,就剩下气喘吁吁的份了。最后,窦婴、田蚡等几个年长者,累的趴在地上不动了。

太皇太后看着这些老臣在场上绊绊拉拉、跟头把式的样子,眼泪都笑出来了。看到几个老臣趴在了地上,便对汉武帝说:“皇儿,算了吧,饶过他们吧。”

其实,汉武帝正是要捉弄一下这帮老臣们。平时,这些老臣看皇上年轻,关键时候都听太皇太后的。汉武帝想把他们拿掉,但有太皇太后护着,他做不到。今天趁机捉弄一下,也算是出出气了。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gushihui_1063/
上一篇: 58其实比1小
网友关注故事会
精品推荐
热门故事会推荐
  • 新疆方言
  • 关于牛的歇后语
  • 一千零一夜
  • 团结合作的谚语
  • 古代笑话
  • 天气谚语
  • 陕西方言
  • 重庆方言
  • 山西方言
  • 港澳台地区方言
  • 儿童笑话
  • 成人笑话
  • 格言对联
  • 医疗笑话
  • 儿童歇后语
  • 辽宁方言
  • 结婚对联
  • 经营笑话
  • 中国神话故事
  • 手机笑话
  • 体育笑话
  • 甘肃方言
  • 科幻未来
  • 字谜
  • 成语造句
  • 湖北方言
  • 科学之迷
  • 江苏方言
  • 名人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