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故事会 童话故事 经典童话 张旭怀素狂草齐名

张旭怀素狂草齐名

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:张旭怀素狂草齐名。

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,也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时期.但有初唐“四大书家”之称的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,基本上都是学习摹仿王羲之,没有跳出晋代书法的框架.据说有一次,唐太宗练“戬(jiǎn)”字,他先写了左边的“晋”,又让他的书法老师虞世南写了右半边的“戈”,然后给也擅长书法的魏徵看.魏徵仔细看过后,对唐太宗说:你这次写的“戬”字,左边很一般,但右边大有进步,已经非常接近王羲之的风格了.

唐代书法完全摆脱汉字的实用功能,变成纯艺术的创作,主要是通过两位杰出的书法家张旭、怀素完成的.

张旭是唐代开元年间人,字伯高,吴郡(今江苏苏州一带)人,曾担任过金吾长史(统管御林军的官员)等职,所以后世又称他为“张长史”.他为人风流狂放,喜好书法,尤其是他的草书在当时可称得上数一数二.据说他写字前总要先喝酒,常喝得酩酊大醉,醉后呼叫狂奔,然后挥笔书写,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.

张旭非常注意从自然界和生活中汲取养料、激发灵感.日月群星、鸟兽虫鱼、花开花落、雷霆闪电、音乐歌舞等的运动变化,都被他吸收到书法里了.有一次他和朋友去看杂耍,看到一个叫公孙大娘的舞女在舞剑,那上下翻飞的剑影,变化多端的舞姿,让张旭看得入了迷.他突然联想到了书法,一时灵感就像泉涌一般,正是这种触类旁通、善于学习的方法和精神,使得张旭的草书最终出神入化,被后世尊为“草圣”.

怀素是位出家人,俗姓钱,湖南零陵人.十岁那年,他忽然起了出家为僧的念头,父母怎么也阻止不了,只好让他出家.

怀素一直喜欢书法,尤其是草书,学习非常刻苦.据说因为穷买不起纸,就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练字.他在上面写了擦,擦了写,结果把盘、板都写穿了.他用过的笔也不计其数,屋里堆放不下,就埋到山下,还在上面题了“笔冢”两字,以示纪念.

怀素的草书,也从自然造化中受益不小.据说有一次怀素出门,看见天空中一朵朵浮云,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.它们一会儿像奔马,一会儿像大鹏,一会儿像奇峰,变化无穷.他忽然想:“我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云彩的变化运用于草书之中呢?”从此,怀素的草书艺术有了一个飞跃,并创造性地形成了他自己的狂草风格.

怀素在四十岁的时候,千里迢迢来到长安,向颜真卿求教.颜真卿也是张旭的学生,他把张旭教的“十二笔意”和自己的一些心得传给了怀素,怀素的草书造诣得到了升华.当他把自己的草书作品拿给颜真卿看的时候,颜真卿高兴地说:“‘草圣’的绝技终于有传人了.”

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:张旭怀素狂草齐名。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gushihui_11574/
网友关注故事会
精品推荐
热门故事会推荐
  • 家庭笑话
  • 格林童话
  • 湖北方言
  • 居家卫生
  • 搞笑动态图
  • 儿童歇后语
  • 华北地区方言
  • 澳门方言
  • 香港方言
  • 天气谚语
  • 科普知识
  • 历史故事
  • 校园笑话
  • 居室对联
  • 神回复
  • 对联撷趣
  • 脑筋急转弯
  • 成人谜语
  • 华中地区方言
  • 农业谚语
  • 文艺笑话
  • 元旦对联
  • 动物谜语
  • 英语绕口令
  • 笑话
  •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
  • 一千零一夜
  • 优生优育
  • 常用歇后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