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曹振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他的历史功过

曹振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他的历史功过

曹振镛,字俪生,号怿嘉,公元1755年出生,其父是乾隆帝时期的户部尚书曹文植。曹振镛是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朝老臣,为官年龄达五十二年,在清朝官员中位于首位,无人居其左右。

乾隆四十六年中进士后进入官场,最开始选为吉士,任翰林院编修,后升侍读学士。此后在嘉庆和道光两朝历任少詹事、通政使、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、首席军机大臣、武英殿大学士、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、太子太师、太傅,并赐画像入紫光阁,列次功臣之首。道光十五年去世后,道光帝亲临吊丧,下诏褒恤,赐谥文正,入祀贤良祠,擢其次子曹恩濙四品卿。可以说曹振镛和其父曹文植掌控了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朝大半个朝政,对于三朝的影响极大。特别是曹振镛,因为某些原因,他的影响甚至上升到了整个清朝的角度。

李鸿章曾经说过:天下最容易的事,便是做官,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,那就太不中用了。为什么李鸿章会说出这样的话呢?因为当官分三种:第一种是敢于直言,能办实事的清官;第二种是鱼肉百姓的贪官;第三种是碌碌无为,明哲保身的庸官。李鸿章之所以会说当官是最容易的事情,就是说的第三种官员类型。不表态,无建言,没办法。一说到干具体事,解决实际问题,就退缩不前,置身事外,能推就推,能糊弄就糊弄。概言之,就是不干事,也叫不作为。就算你没有才能,就算你办不了实事,只要学会推脱,就能安分的呆在自己的位置,做的好了,甚至可以升官。

这第三种官员的典型,就是曹振镛。当然曹振镛并不是没有才能,但曹振镛的为官之道便是多磕头,少说话清人朱克敬《瞑庵二识》披露其自白云:曹文正公晚年,恩遇益隆,身名俱泰。门生某请其故,曹曰:无他,但多磕头,少说话耳。

多磕头,少说话的意思其实是,为官不冒进,不抢先,一切跟着皇帝的脚步走。说话要精简,切中实际,并且要说的和上意。道光年间,道光帝是一个稳妥的人,科举的士子撰写八股文,只要格式正确,没有太过出格的地方,就会判定其为好文章。曹振镛作为道光帝的心腹大臣,严格跟着道光帝的脚步走,在评阅试卷时,将其作为标准,至于文章中是否有极其惊艳的治国之道,又或者是能安定天下的治世良方,倒是在其次。

曹振镛不仅仅自己将多磕头,少说话作为自己的为官之道,并且还将其教授给自己的门生子弟。《瞑庵杂识》记云:道光初,曹太傅振镛当国,颇厌后生躁妄。门生后辈有入御史者,必戒之曰:毋多言,毋豪意兴!御史本来职责是监督,如此一来,大部分都得过且过,不能完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。

正是因为曹振镛这种为官之道,因此后世很多人对其都持批判态度。认为是他导致了清朝灭亡的开始,因此许多人都称其为清朝的掘墓人。不过小编要说的是,曹振镛担任首辅的时候,整个清朝后期的官僚风气已经形成,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原因,导致了整个清朝官僚系统的不作为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大部分官员自动选择了最稳妥的为官之道,因此将清朝灭亡的罪责放在曹振镛身上,未免太过沉重。只不过历史需要有人背黑锅,而曹振镛恰巧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,因此才得了无数骂名。

从历史上来看,曹振镛为官期间,实际上还是有些功绩的。道光年间,最大的历史功绩,便是平定了张格尔叛乱,维护了祖国的统一。而当时曹振镛作为整个事件的应对策划人,起了不少的作用。另外曹振镛是盐商之后,享有许多特权,但是后来有人提出盐政改革,就使他失去了不少的利益。但是曹振镛却极为洒脱的说:焉有饿死之宰相家?一笑了之,将祖传利益、家族利益撇在一边,支持盐政改革,大度开明。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gushihui_16227/
网友关注故事会
精品推荐
热门故事会推荐
  • 浙江方言
  • 西北地区方言
  • 法制故事
  • 港澳台地区方言
  • 中国神话故事
  • 人生故事
  • 鼠年对联
  • 湖南方言
  • 搞笑绕口令
  • 词语谜语
  •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
  • 英语谚语
  • 短篇鬼故事
  • 端午节对联
  • 动物谜语
  • 心理健康
  • 东北地区方言
  • 英语谜语
  • 健身美容
  • 灯谜
  • 经营笑话
  • 团结合作的谚语
  • 黑龙江方言
  • 哲理故事
  • 数学笑话
  •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
  • 华东地区方言
  • 特产养殖
  • 乔迁对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