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故事会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贪心之失

贪心之失

人人都有欲望,而且欲望还是无止境的。人们的某个欲望一旦获得满足,必定会出现更高的欲望。一味地追求贪欲而迷忘本性,往往会让人沉湎物欲,一去而不知返。

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那只狗,准备去领那2万元酬金。当他经过一家大百货公司的大电视屏幕时,又看到了那则启事,不过赏金已变成了3万元。乞丐驻足,想了一会儿,这赏金增长的速度倒挺快,这狗到底能值多少钱呢?他改变了主意,又折回他的破窑洞,把那只狗又拴在那儿。第四天,悬赏额果然又涨了。

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,乞丐没有离开过这块大屏幕,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,乞丐返回到他的窑洞。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。因为它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,对乞丐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东西根本受不了。

俗话说:“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。”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,所谓“人各有志”就是这个意思。但是,在人生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,还是要谨记:做人要少一点儿欲念,多一点儿超脱,不要被名利遮住了双眼。

唐朝诗人宋之问,有个外甥叫刘希夷,很有才华,是个年轻有为的诗人。一天,刘希夷写了一首诗,曰《代白头吟》,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。当刘希夷读到“古人无复洛阳东,今人还对落花凤;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时,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,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,刘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,还不曾与人看。宋之问于是说:“你这诗中‘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’二句,着实令人喜爱,若他人不曾看过,让与我吧。”希夷说道:“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,若去之,全诗无味,万万不可。”

宋之问心中暗想,此诗一面世,便是千古绝唱,名扬天下,一定要想法据为已有。于是他起了歹意,命手下将刘希夷害死。后来,宋之问获罪,先被流放到钦州,又被皇上勒令自杀,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。

凡是有智慧的人,都是懂得抑制自己的私欲,能遵循为人之本的人。他们能正常地关心自己、发展自己、实现自己的梦想,只有人人都自珍、自爱、自重,我们的社会才能充满勃勃生机,充满欢歌笑语。

民间有一个捕捉麻雀的好办法,在木棍上拴上绳子,用木棍支起竹匾,匾下撒上谷粒,一旦麻雀进去吃谷粒,只要拉动木棍,麻雀就会被罩在匾下很难逃出。

最后,他眼睁睁地看着那群麻雀心满意足地离去了。匾下什么都没有了,包括他的谷子。

也许有人会说,“见好就收”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,但是当这个“好”到了一定的限度,收也无妨,毕竟你已经得到了很多。15只麻雀捕到了13只,已经算是大胜利了,如果把目标定在百分之百的占有上,那就太贪婪了。过于贪婪的结果往往就是什么也得不到。

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。

很多时候,在恰当的时机克制住欲望,往往要比耗到最后得到的更多。

对于某些好大喜功的年轻人来说,克制贪欲,适可而止显得尤为珍贵。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gushihui_25286/
上一篇: 蛮横的小王子
网友关注故事会
精品推荐
热门故事会推荐
  • 绕口令
  • 四川方言
  • 希腊神话故事
  • 词语谜语
  • 校园故事
  • 结婚对联
  • 部首
  • 香港方言
  • 常用歇后语
  • 山西方言
  • 特产养殖
  • 海南方言
  • 古代笑话
  • 愚人笑话
  • 名著对联
  • 河南方言
  • 饮食健康
  • 电脑笑话
  • 福建方言
  • 神话传说
  • 青海方言
  • 黑龙江方言
  • 探险故事
  • 澳门方言
  • 带水歇后语
  • 爱情笑话
  • 恋爱笑话
  • 故事会
  • 数学笑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