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故事会 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为什么说韩信“成败一知己,存亡两妇人”?

为什么说韩信“成败一知己,存亡两妇人”?

韩信是中国历史名人,为西汉开国功臣,汉初三杰,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军事家。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,而成败一知己,存亡两妇人,可以说是对他的高度概括。

这前一句成败一知己指的是谁,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,正是与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萧何。这事儿还有另外一种说法,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

韩信虽然有大才,但是在遇到萧何之前,却并不被主公赏识。韩信还在家乡的时候,被乡里人耻笑,韩信胯下之辱就是他还在家乡的时候受的。

后来陈胜吴广起义,韩信去投奔了刚刚渡淮河北上的项梁。虽然加入其中,但是却一直默默无闻。

项梁去世之后,又归属项羽,项羽好歹没将他闲置,给了他一个郎中的位置。韩信当时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,于是曾多次向项羽献策,但是却都未被采纳。

刘邦入蜀之后,韩信抛弃项羽去投奔了刘邦,最后也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,刘邦也没看出他有哪儿不凡。

韩信与萧何有过交谈,萧何对他十分赏识,于是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他,刘邦没当回事儿。韩信认为自己在刘邦这儿也得不到重用,于是准备跑路。萧何知道后,赶紧追了过去。萧何跑了这是多大的事儿呀,刘邦听到消息也追了上去。

等到萧何回来后,一问萧何为什么跑,萧何回答是去追人了。刘邦觉得讶异,军中大大小小的将士,逃跑的不说几百,也有几十,怎么一个小小的韩信让萧何如此重视。

萧何在刘邦面前,大力称赞韩信,说此人有大才。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,将韩信拜为大将。后召韩信前来问话,韩信分析天下形势,又分析旧主项羽,鞭辟入里,刘邦甘拜下风,萧何由此受到重用。

刘邦建立汉朝之后,忌惮韩信的才能和军权,于是将他贬为淮阴侯。韩信为了自保,只能装病。还是不满意,于是韩信就有了反叛的心思。只不过后来还没有实现,就被萧何设计捉拿,最后在长乐宫被杀。

存亡两妇人,说的是韩信的生死与两位妇人相关。这第一位妇人,历史无名,是韩信家乡里的一个漂母。

前文已经说到,韩信在家乡受到乡人的歧视和耻笑。这些乡人中还包括韩信的妻子,他的妻子认为韩信是个懦弱之人,十分嫌弃。她早早的起来煮了饭,然后自己吃掉,根本没有韩信的份。

韩信起来之后,明明到了吃饭的时间,却看见没有他的饭食,十分生气,一怒之下走掉,不打算再回去。

离家远走没什么大不了,但生存是个问题呀!韩信想要钓鱼填饱自己的肚子,但是却没有鱼儿上钩。当时有几个大娘在河边洗衣服,有一个大娘看见韩信很饿,就拿出东西给他吃。拖这位大娘的福,韩信才没有被饿死。等到韩信功成名就,他回到家乡,馈赠漂母千金,报答当初的一饭之恩。

漂母使韩信得生,那么吕后就使韩信得死。韩信准备趁刘邦带兵出征,反叛袭击吕后和太子。这事儿被吕后提前知道,召来萧何,让萧何出谋划策,将韩信给杀了。

韩信大才,放在今天,王者峡谷的韩跳跳也来去如风,何等潇洒。可惜的是,最后就这样被杀死!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gushihui_28062/
网友关注故事会
精品推荐
热门故事会推荐
  • 陕西方言
  • 兔年对联
  • 挽联
  • 成语故事
  • 科普知识
  • 华中地区方言
  • 端午节对联
  • 河北方言
  • 数学笑话
  • 校园笑话
  • 歇后语-艰难类
  • 马年对联
  • 短篇鬼故事
  • 甘肃方言
  • 整人笑话
  • 绕口令大全
  • 自然科普
  • 搞笑图片
  • 格言对联
  • 内蒙古方言
  • 暴风雪里的夏天
  • 名人故事
  • 儿童谜语
  • 灯谜
  • 愚人笑话
  • 上海方言
  • 数学谜语
  • 哲理故事
  • 神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