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翻译 故事会 智慧故事 寓言故事 秀才买柴

秀才买柴

原文:

一秀才买柴,曰:“荷薪者过来。”卖柴者因“过来”二字明白,担到面前。问曰:“其价几何?”因“价”字明白,说了价钱。秀才曰:“外实而内虚,烟多而焰少,请损之。”卖柴者不知说甚,荷柴者而去。

赞曰:秀才们咬文嚼字,干的甚事,读书误人如此。有一官府下乡,问父老曰:“近来黎庶如何?”父老曰:“今年梨树好,只是虫吃了些。”就是这买柴的秀才。

翻译:

有一个秀才去买柴,他对卖柴的人说:“荷薪者过来!”卖材的人听不懂“荷薪者”(担柴的人)三个字,但是听得懂“过来”两个字,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。秀才问他:“其价如何?”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,但是听得懂“价”这个字,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。秀才接着说:“外实而内虚,烟多而焰少,请损之。(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,里头却是湿的,燃烧起来,会浓烟多而火焰小,请减些价钱吧。)”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,于是担着柴走了。

秀才虽咬文嚼字,但什么事都不干,读书就是这样误人。有一个官吏到乡下去,问一个老人:“最近你们的生活怎么样?”那个老人说:“今年的梨树很好,只是有些虫子。”就是和买柴的秀才一样。

寓意:

不成交的原因是秀才用了太多修饰的词语,而卖柴的人根本听不懂,所以达不成买到柴的目的。而官吏的话乡下的人也听不懂,如果秀才和官吏用简单易懂的词语来传达讯息,掌握好说话的对象和时机,可能就能达到想要完成的目的了。 这就是我们所说,对着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。如果秀才跟一群书生这样讲话,大家都能明白,但他偏偏选择不懂诗词歌赋的卖柴的,说些之乎者也的,当然是行不通的了。
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ip.zidianfy.com/gushihui_30231/
网友关注故事会
精品推荐
热门故事会推荐
  • 对联撷趣
  • 东北地区方言
  • 内蒙古方言
  • 植物谜语
  • 陕西方言
  • 华南地区方言
  • 重庆方言
  • 真实鬼故事
  • 玄幻故事
  • 恐怖笑话
  • 校园笑话
  • 成语
  • 禅理故事
  • 组词造句
  • 名胜古迹对联
  • 侦探故事
  • 黑龙江方言
  • 整人笑话
  • 其他
  • 搞笑谜语
  • 山西方言
  • 数学笑话
  • 搞笑动态图
  • 华中地区方言
  • 庆贺对联
  • 名著对联
  • 部首
  • 谜语
  • 科技前沿